第48章 朕要静静(就是今天了!求追读,冲三江!) (第3/3页)
“臣以为,可平迁其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按蓟、永,专理马草一事。”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就连一直稳坐钓鱼台的首辅黄立极,都不由得抬起了眼皮,诧异地看了一眼杨景辰。
知府,或按察司使不过地方官,是所谓的“浊官”。
而都察院御史,则是天子耳目,风闻奏事,是最清贵的言官。
这两者虽然品级相同,但地位却有云泥之别。
从知府平调左佥都御史,这在官场之上,几乎等同于一步登天!
杨景辰这番举荐,看似有理有据,实则已是骇人听闻的火箭提拔了!
然而朱由检此时,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卢象升,哪里会顾得上什么清浊之别,什么官场规矩。
“爱卿此法,甚好!”
朱由检当场拍板,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安排得甚是妥当。”
“不过,卢象升既在大名府,路途不远。可先传旨,令他入京。”
“议定马草一事如何着手后,再出京办事不迟。”
杨景辰心中狂喜,脸上维持恭敬,深深一揖到底。
“陛下思虑周全,实乃社稷之福。”
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屏风上已整理完毕的数据。
“此事就此议定,聊回九边旧饷一事吧”
“元辅,你带头说说”
首辅黄立极苍老而沉稳的声音,开始在殿内缓缓响起。
可杨景辰却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
他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
成了!
竟然真的成了!
自从那日朝会,他亲眼见证了这位新君雷厉风行的手段,就已经有所意动。
但身上的阉党污点实在让他心存犹疑,举棋不定。
直到那块“朕之魏征”的御赐牌匾,浩浩荡荡地从东长安街穿过时,他的心,就再也无法平静了。
是的,这不过施恩旧事而已,哪个读书人会看不懂这些帝王权谋?
但是……
这又如何?
这又如何啊!
他今年不过四十七而已,为什么就不能去博一个青史留名!
杨景辰不着痕迹地,将目光投向了坐在他对面的李国普。
他的眼中,仿佛有熊熊的烈焰在燃烧。
君既称贤臣……
吾杨景辰——又何尝不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