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奇葩的大明报业 (第3/3页)
万历元年的七百多万两,掉到如今不足三百三十万两的,就知道了。
文官们在刀子面前或许会低头,但他们,却可以用无数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来架空你皇帝的政令。
朱由检沉吟片刻,抬头问道:“高时明,如今这京师内外,可有什么知名的小说家?”
高时明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回陛下,臣……臣平时多看些道家典籍,于这小说一道,实在是……”
“妾知道!妾知道!”
一旁的周钰,这时却终于看完了手里的最后一份小报,她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像个邀功的孩子,掰着手指头数道:
“墨憨斋主人的书最好看了!”
“他的《喻世明言》里,那个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的故事,妾看了好几遍呢!”
“还有《警世通言》里的杜十娘,真是太了不起了。”
“听说他最近又写了本《醒世恒言》,可惜京师还没得卖,父亲大人已经派人去南边买了。”
“还有……还有即空观主人的《初刻拍案惊奇》也很好看!里面那个商人娶了鬼妻子的故事,吓得妾好几天没睡好觉。”
她绞尽脑汁,眉头皱得紧紧的,努力地回想着,终于又想到一个。
“对了!还有陆人龙先生的《型世言》,讲那恶霸屈打成招,害死义仆的,也写得很好!”
朱由检看着滔滔不绝,如数家珍的周钰,顿感好笑:“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周钰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声音细若蚊呐:“往日在闺中,闲来无事……就……就……”
朱由检哈哈一笑,也不再逗她,转而问道:“你说的这几位先生,如今都在何处?”
周钰想了想,说道:“应该……应该都是南直隶那边的人吧。他们的书,都是先在南边刊印的,京师这边,往往要隔上许久,才能买到。”
朱由检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了。
南直隶……
又是南直隶。
这就和徐光启一样,远水,解不了近渴。
一道旨意下去,人再从那边晃晃悠悠地过来,两个月的时间就没了。
舆论的喉舌,必须尽快握在自己手里。
宜早不宜迟,要在真正的风暴到来之前,将这支笔,变成自己的刀!
“那……北直隶,就没有什么出名的小说家吗?”他不死心地问道。
周钰迟疑了一下,缓缓地摇了摇头:“好像……好像是真的没有?”
朱由检叹了口气。
这堂堂大明京师,天子脚下,怎么跟个文化荒漠似的。
他将御案上那几份印刷粗劣的“小报”拿了起来,一股脑地塞到高时明手里。
“去,交给王体乾。”
“让他派人,把这些小报的主笔,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给朕找出来。”
“找齐之后,安排个时间,让他们一起进宫,来见朕。”
“臣……遵旨。”
朱由检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缓步走到殿门口。
他看着繁星满天,忍不住喃喃自语道:“多事之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