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养老走起! (第2/3页)
,看什么都稀奇,吃什么都吃不够!
阶级跨越了,财富也跨越了,认知还没跨过来,要不是有上辈子的一些见识,姜瑶都能想到她能在这府里出多少洋相。
“行,今晚不吃烤串,吃清汤牛肉面。
你让黄磊卤一块牛腱子肉,等面好的时候,片成薄片端来,再配些小菜,最重要的是,让他炸些辣子油。”
冬雪听到姜瑶不再吃烤串总算放下了心,他们去找了大夫开了些下火的药来,但是格格和小阿哥嫌弃里面的黄连苦,不喝。
主子不爱惜身子,这可急坏他们了。
姜瑶继续道:“至于螃蟹,香辣蟹就免了,弄点清蒸的来,然后带两壶酒来,就行了!”
“是,奴才这就去膳房传话。”
冬雪高兴的就往外走,心想着,格格今日吃得简单,今日早膳必得提前,得提前让人去找找小阿哥。
“你别亲自跑了,让新来的那两个小丫头去传话就好了。”
冬雪福身笑道:“他们两个小丫头,怕是交代不清楚,奴婢亲自去才放心。”
行吧!
姜瑶也没有在阻止,她去了也好,不然在院子里就守着她,她干点什么,她都要阻拦。
.....
自那场一波三折又收获“颇丰”的宴席后,姜瑶规规矩矩履行福晋乌拉那拉氏的禁足(退休养老)模式。
静心斋的日子,像被拨慢了发条的钟,悠缓而平静地流淌着。
收获的礼物堆了快小一间厢房,从金银玉器到绫罗绸缎,虽不至于富可敌国,但绝对实现了“财务自由”——至少在这四四方方偏僻的小院里是。
吃穿用度,一样不缺。
乌拉那拉氏还又安排了两个小丫鬟并两个小太监过来,小太监是胤禛让苏培盛送来补齐弘晙身边的缺。
小丫头姜瑶直接丢给冬雪接着管,小太监也丢给张福宝管。
姜瑶知道人善被人欺,所以她直接和冬雪、张福宝二人说,让他们管好下面的人,如果出事,她不找下面的人,她只管他们问事。
冬雪和张福宝感激涕零,他们并不觉得姜瑶严苛,只觉得这是主子重用他们,让他们从以前人人欺变成人人羡。
要知道,这次静心斋要招人,可不像第一次那般无人来,这次可是很多人抢着来。
姜瑶听冬雪说,还有人给她塞银子,让她求情!
当时她还懵了下,没想到她这里倒成热灶了。
还是严嬷嬷给她解惑,在紫禁城伺候的奴才,一年四季,最怕的季节就是冬季,宫里偏僻的宫殿里,哪年不冻死几个奴才宫女。
而静心斋的火炕,就是最吸引这些丫鬟太监的。
姜瑶也想到了,在乡下时,每年开春,确实会听说很多人贫困百姓被冻死的消息。
她叹了口气,这个时代,很多土地在地主手里,就是上山的柴大多都是有主的。
上辈子,她看《济公》时,觉得山是土财主的,砍柴还得财主允许是夸张。
可真生活在这个时代,才知道,这些都是真实的。
“格格,起风了,天有些凉了,要去把小阿哥找回来了吗!”
严嬷嬷的声音,唤回了姜瑶跑远的思绪。
“没事,我再躺会,嬷嬷去忙吧!别管我!”
她被禁足了,弘晙可没禁,自从多了两个年岁十一二岁的小太监,小家伙感觉又找到了以前当老大的感觉。
整天带着小弟,在府里调皮捣蛋,精力旺盛得不行。
姜瑶也不管他,每天早上带着他练完太极,再拘着和严嬷嬷学习一个时辰的规矩。
和姜瑶不同,弘晙过年时一定要进皇宫去给康熙请安,所以他的规矩也不少。
还有了解满族的一些文化、节日的习惯和忌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