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清穿之猎户女就想踏实过日子 > 第112章 烦躁!

第112章 烦躁!

    第112章 烦躁! (第1/3页)

    整个永和宫正殿,死一般的寂静!

    康熙脸上的怒容瞬间凝固,如同被施了定身咒!

    他威严锐利的双眸中,翻涌起惊涛骇浪!

    那三句朴实无华却重逾千斤的话语,再次如同洪钟大吕,狠狠撞击在他的心坎上!

    是啊…...

    一颗粮食,在太平年景或许不值一提,但到了灾荒之年,却是能救人性命的宝贝!

    他年轻时曾亲历过灾荒,见过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的惨状!

    他深知农人的艰辛!可在这锦绣堆成的皇宫里,在这天下最尊贵的一群人之中,这份对粮食、对农人最基本的敬畏之心,竟已淡薄至此!

    连他,也渐渐习惯了奢靡,忘记了根本!

    康熙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有震撼,有羞愧!

    他看向地上吓得发抖的弘晖,眼神中的怒火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带着赞许的温和。

    他亲手扶起弘晖,声音低沉却带着暖意:

    “好孩子,你弘晙弟弟…说得很好!

    你做得也很好!皇玛法…很高兴。”

    他拍了拍弘晖的肩膀,目光转向一旁脸色惨白、惊魂未定的德妃,语气已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深意:“弘晙那孩子…心思纯善,赤子之心,难得。

    康熙生了想见一见那个孩子的心,不过看了眼弘晖,就压下了这个心思。

    “德妃,你身为祖母,日后…也当多关怀一二。”

    德妃心中狂跳!

    她强压下翻腾的心绪,连忙挤出笑容,无比恭顺地应道:“臣妾谨记皇上教诲!弘晙也是臣妾的孙儿,臣妾定当…好好看顾。”

    康熙闻言,深邃的目光在德妃脸上停留片刻,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又似乎没有。

    “嗯…”康熙缓缓颔首。

    姜瑶母子不知道他们母子的名字又在国家最高领导人手里转了一圈。

    他们母子正心无旁骛,大快朵颐的吃着清汤牛肉面和美味的螃蟹。

    姜瑶喝着小酒,吃着美食,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美滋滋,悠闲自在。

    而此时整个后院却炸开了锅

    因疫病原因,四爷已经半年未进后院,前段时间进后院也只进了福晋的屋里,后又没有了下文。

    方才,前院的小太监去清梧院钮祜禄格格小院里传消息,爷今晚过去。

    胤禛与邬思道议罢江南盐务的关节,又处理了几份紧要公文,心头的烦闷却并未因公务的繁重而消散,反而像窗外沉沉的夜色,愈发浓重。

    案上那个孤零零的“静”字,在烛光下透着几分讽刺。

    “先生早些歇息吧。”胤禛揉了揉眉心,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是,王爷也当保重。”

    邬思道拄拐告退,临出门前,目光再次扫过那个“静”字,心中了然,王爷今日的心绪,怕是难以真正平静了。

    送走邬思道,胤禛独自坐在空寂的书房里。

    一种莫名的躁意在他胸中翻腾,挥之不去。

    他猛地站起身,在空荡的书房里踱了两步,最终停下脚步。

    “苏培盛。”

    “奴才在!”一直守在门外的苏培盛立刻应声而入。

    “去后院。”胤禛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苏培盛微怔,随即恭敬问道:“爷,去哪个院子?奴才这就让人去通传一声,好让主子们预备着。”

    去哪个院子?胤禛的脚步顿在门槛内。他目光沉凝,心中飞快地将后院的女人过了一遍:

    福晋乌拉那拉氏?端庄持重,但每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