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农村有宝 > 第三章 古种密码

第三章 古种密码

    第三章 古种密码 (第1/3页)

    “沙沙…沙沙沙……”

    那声音如同无数细小的沙粒在密封的陶罐内部疯狂滚动、摩擦,又像是某种多足的节肢生物在用坚硬的甲壳刮擦着内壁,在死寂的房间里被无限放大,钻进李小武的耳朵,狠狠攫住他的神经!

    冷汗瞬间浸透了李小武单薄的汗衫,黏腻地贴在背上。他死死盯着桌上那个在滚动手电光柱下仿佛微微颤动的陶罐轮廓,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几乎要撞破喉咙!

    赵二虎恶意的调侃和母亲惊恐的劝阻声在脑海中尖锐地回响——“邪性!底下埋着不干净的东西!”“别是哪个死鬼的骨灰坛子吧?”

    恐惧像冰冷的藤蔓缠绕住四肢,让他动弹不得。那诡异的声响越来越密集,越来越清晰,仿佛罐子里封存的东西下一秒就要破罐而出!就在他几乎要被这未知的恐惧压垮时,一股更强烈的、源自血脉深处的倔强猛地冲了上来!

    “妈的!”他低吼一声,像是对恐惧的宣战,也像是对自己的鞭策。他猛地弯腰,从床底下拖出一个落满灰尘的旧工具箱!咣当一声打开,翻找出一把锈迹斑斑但足够沉重的羊角锤!

    管你是什么鬼东西!今天非得弄个明白!

    他不再犹豫,一步跨到书桌前,左手死死按住冰冷光滑的罐身,右手高高抡起沉重的羊角锤!昏暗中,他瞄准了陶罐颈部靠近封泥的位置——那里相对薄弱!

    “砰——!”

    沉闷而巨大的碎裂声骤然炸响!在寂静的深夜里如同惊雷!陶片飞溅,有几片锋利的边缘划过李小武按住罐身的左手手背,带出几道细密的血痕,但他浑然不觉!

    手电光柱下,尘土混合着某种极其干燥的粉末状物质猛地从破裂的罐颈喷涌而出,瞬间弥漫开来!一股难以形容的、极其浓烈、极其陈旧却又带着一种奇异穿透力的辛辣气息,如同沉睡千年的火山突然喷发,霸道地灌满了整个房间!

    “咳咳咳……”李小武被这突如其来的辛辣粉尘呛得剧烈咳嗽,眼泪直流,但他强忍着,瞪大双眼,将手电光死死聚焦在破口处!

    没有爬行的怪物,没有蠕动的异物。

    破裂的陶罐内部,塞满了深褐色、近乎黑色的、极其干燥的粉末状物质,散发着那浓烈到令人窒息的陈旧辣味。

    而在这些干燥粉末的中央,隐隐露出几颗……深褐色、表面布满奇特褶皱纹路的……种子?!

    李小武的心跳漏了一拍!他屏住呼吸,顾不得呛人的粉尘和手上细小的伤口,小心翼翼地将羊角锤放在一边,用微微颤抖的手指,极其轻柔地拨开那些覆盖的深褐色粉末。

    更多的种子显露出来。它们大小不一,大多只有绿豆般大小,形态奇特,表面布满了螺旋状、火焰状或扭曲藤蔓状的深深刻痕和褶皱,颜色从深褐到近乎漆黑,在尘埃中散发着一种历经漫长岁月沉淀后的幽暗光泽。每一颗都异常干燥、坚硬,仿佛浓缩了数百年的时光。

    这就是那诡异“沙沙”声的来源?是这些极其干燥的种子在陶罐内部滚动、摩擦?

    他捏起一颗最小的种子,放在掌心。指尖传来一种冰冷、坚硬、沉重得不可思议的触感。这绝不是他认知中的任何一种现代辣椒种子!这形态、这纹路、这重量……完全超出了他的知识范畴!

    一个疯狂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入他的脑海——这陶罐,这种子,难道……难道就是当年老孙头一锄头下去就遭了“邪”的原因?这深埋地下、密封在陶罐里的奇异种子,就是这片荒地被视为禁忌的根源?

    巨大的震惊混合着难以言喻的激动瞬间淹没了李小武。他顾不上收拾满桌的狼藉,也顾不上深更半夜,一把抓起手机,颤抖着手指,对着掌心那颗奇特的种子,从各个角度疯狂拍照!微距镜头下,种子表面那些古老而神秘的纹路纤毫毕现,如同某种失落的密码。

    他点开微信,找到那个备注为“省农科院-周教授”的名字,将照片一股脑地发送过去,然后在对话框里飞快地输入,手指因为激动而不断打错字:

    “周老师!紧急!!!我在老家荒地发现一个密封古陶罐!里面全是这种未知种子!形态奇特!气味浓烈陈旧!怀疑是古代辣椒种!求鉴定!!!”

    信息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在死寂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李小武握着手机,如同握着一块烧红的烙铁,掌心全是汗。他死死盯着屏幕,等待着,时间仿佛凝固了。窗外的虫鸣不知何时已停歇,只有自己粗重的呼吸声和心脏狂跳的咚咚声在耳边轰鸣。

    短短几分钟,漫长得像一个世纪。

    突然!

    手机屏幕猛地亮起!来电铃声尖锐地划破寂静!屏幕上跳跃的名字,正是“周教授”!

    李小武几乎是扑过去按下了接听键,声音因为紧张和激动而嘶哑变调:“周老师!”

    “小武!照片!你发我的照片!”听筒里传来周教授急促到几乎失真的声音,完全失去了往日的沉稳,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狂喜,“天呐!你在哪里找到的?!这…这…这极有可能是失传的‘龙爪椒’古种!明清方志里有零星记载!学界一直以为绝迹了!快!保护好现场!保护好所有种子!一粒都不能少!我立刻带设备和团队过来!立刻!”

    三天后。正午的烈日依旧毒辣,无情地炙烤着老河滩荒地。

    但与几天前的荒凉死寂不同,此刻这片被视为禁忌的土地上,气氛凝重而紧张。

    一片简易搭建的遮阳棚下,省农科院最精密的便携式检测仪器嗡嗡作响,指示灯不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