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致命的邮差 (第2/3页)
与此同时,省城中心医院。
陈雨桐的手机再次震动,是文化节现场安保负责人:“陈记者!我们在清理后台设备区时,在王海(内鬼)的工具箱夹层里,发现了一个没拆封的…快递文件袋!收件人是…您!寄件人信息空白!我们不敢擅自处理!”
快递?文件袋?收件人是自己?陈雨桐的心猛地一沉!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她!金老七的“礼物”?王海的内应?在这个节骨眼上寄给自己的不明快递…
“立刻封锁!不许任何人触碰!我马上通知排爆和生化处置组!”陈雨桐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立刻将情况报告给郑卫国和小武。
“快递?文件袋?”小武听到消息,瞬间联想到金老七的“礼物”,一股寒意直冲头顶!目标不是医院?是雨桐?!“雨桐!你立刻离开医院!回安全屋!那东西绝对危险!”
“不行!张叔这里…”陈雨桐下意识地看向观察窗内。
“这里有我!有警察!你快走!”小武几乎是吼出来,“快!这是命令!”
陈雨桐看着小武布满血丝却无比坚定的眼睛,又看了看病床上生死未卜的张建国,一咬牙:“好!我马上走!你小心!”她转身快步向电梯间走去,一边走一边用保密电话联系郑卫国安排排爆。
电梯门缓缓关上,陈雨桐靠在冰冷的轿厢壁上,心脏狂跳。那份诡异的快递…里面是什么?炸弹?毒粉?还是…更可怕的东西?
ICU区域内。
那个推着清洁车的护工,在走廊尽头污物间门口停了下来。他左右看了看,走廊里暂时无人。他迅速拉开污物间的门,将推车推了进去,然后关上了门。
污物间内光线昏暗,弥漫着消毒水和污物的混合气味。护工没有开灯,他背对着门,摘下口罩,露出一张毫无特色的脸,只有那双眼睛,在昏暗中闪烁着冰冷而狂热的光芒。他飞快地掀开推车最上层的一叠干净床单,露出了下面一个被伪装成消毒液大瓶的——金属容器!容器侧面,连接着精密的微型泵和计时装置,指示灯正闪烁着微弱的绿光!
他熟练地拧开“消毒液”瓶子的一个特殊接口,从工装内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密封的玻璃安瓿瓶。瓶内,是少量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他眼中闪过一丝近乎虔诚的疯狂,小心翼翼地将安瓿瓶里的液体,注入金属容器的输入口。
“嗤…”一声极其轻微的充液声。
金属容器内部传来细微的机械运转声。指示灯由绿转红,开始有规律地闪烁。
“快了…快了…”护工喃喃自语,声音带着一种病态的满足,“张建国…李小武…还有那些穿白大褂的…都来给我的柱子兄弟…陪葬吧…” 他将“消毒液”瓶子盖好,重新用床单盖住。然后,他推着车,拉开污物间的门,再次走了出来,脸上恢复了那副疲惫麻木的护工表情。
他推着车,这一次,没有走向值班室,而是径直推向了…ICU病房的通风管道主入口区域!那里,巨大的金属百叶风口镶嵌在墙壁高处,是整个ICU区域空气循环的核心节点!旁边,还放着几架用于维修的铝合金人字梯!
护工将推车停在通风口下方,动作自然地搬过一架人字梯,架好。他爬上梯子,手里拿着一个清洁用的长柄毛刷,似乎是要清洁通风口的灰尘。他的动作很慢,很仔细,仿佛一个尽职尽责的护工。
没有人特别注意他。走廊里偶尔有医护人员匆匆走过,都沉浸在各自的忙碌和ICU沉重的氛围中。
护工的手,看似在擦拭百叶风口的叶片,实则极其隐蔽地,将一个香烟盒大小的、带有磁性吸附的黑色扁盒子,悄无声息地贴在了通风管道内壁、靠近主风扇的位置!动作快如闪电,一气呵成!
做完这一切,他若无其事地爬下梯子,收起工具,推着他的清洁车,慢悠悠地向走廊另一端的出口走去。经过小武和陈雨桐刚才所在的观察窗位置时,他甚至还微微侧头,看了一眼窗内病床上的张建国,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冰冷而怨毒的弧度。
小武此刻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张建国病床旁监护仪上又一次危险的波动,并焦急地等待着陈雨桐安全到达的消息,对那个擦身而过的“护工”,没有投去多余的一瞥。
护工推着车,平静地通过了ICU出口警察的例行检查,身影消失在走廊拐角。
他留下的那个吸附在通风管道深处的黑色小盒子,指示灯由稳定的绿光,变成了急促闪烁的红光!内部,精密的延时电路正在倒计时!连接着微型泵的管道,正对准了汹涌流动的中央空调送风气流!
安全屋内,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陈雨桐刚刚抵达,惊魂未定。郑卫国派来的省厅排爆及生化处置专家小组已经严阵以待。那个从王海工具箱里找到的、收件人为陈雨桐的快递文件袋,正静静地放在房间中央一个透明的隔离箱内,如同一个沉睡的恶魔。
文件袋是普通的牛皮纸材质,A4大小,封口处贴着快递单,寄件人信息一片空白。表面没有任何异常凸起或可疑污渍。重量很轻,像是只装了几张纸。
“X光扫描显示,内部是纸质文件,未发现金属线、电池或液体囊等爆炸物或毒剂装置结构。”排爆专家盯着仪器屏幕报告。
“挥发性气体检测…无异常。”生化专家手持探测器,在隔离箱外仔细扫描。
“辐射检测…正常。”
初步检测似乎排除了炸弹和放射性物质的威胁。但所有人的神经并未放松。金老七和王海精心准备的“礼物”,绝不会这么简单!
“准备开启。最高级别防护。”行动负责人下令。
两名穿着厚重、密闭的A级防护服,如同宇航员般的处置人员,小心翼翼地打开隔离箱。一人用特制的长柄工具,极其谨慎地划开文件袋的封口。另一人用负压吸管对准开口,防止任何可能的粉尘逸散。
封口被划开。没有烟雾,没有异味。
处置人员用镊子,缓缓地从文件袋里夹出了里面的东西。
不是炸弹。也不是毒药。
是一叠照片和一张打印的A4纸?
照片被迅速放入另一个透明证物袋,进行安全消毒处理。然后被送到观察窗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