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罪人 (第2/3页)
。
但舅舅不是那么容易用的,她得悠着点。
-
能吃苦肯上进的高三生面前,一切让道。
二十九当天一早,苏立军果真就没走,照旧送她去音院李老师那上课。
冬日阳光晴朗,隔天就是除夕。
沿江大道一带直到老城区,入冬后光秃秃的梧桐上装饰了彩灯,晚上是一闪一闪的恭贺新禧,白天是一串一串的红灯笼,很有过年的氛围。
每年到这个时候都差不多。
在江城上班的异乡人已经在路上,准备回家团圆,现在还在老城区闲逛的,多半是特地来旅游过年,打扮精致的女孩子携手经过,时不时停下来拍拍照。
苏夏在车后座,从车窗向外看。
不知为何,明明是好天气好景,顺风顺水无事发生。
可她就是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不安。
像偶尔熬了大夜,强行灌下一大杯黑咖啡提神一样,心跳反常地快。
这种不安,在苏立军行车经过江大附小门口时,达到了极致。
起因只是她朝那边多看了一眼,而展现在眼前的场景,和上辈子几乎一模一样:
估计是校方搞的公益托班,黄色涂装的校车载着一车小朋友开过大门,停在距离铁栅栏不远的停车场。
老师模样的年轻女生先下了车,一个一个扶着孩子下台阶,笑着挨个拍手再见,交给另一个老师领进小楼里。
栅栏外停了两辆网约车,驾驶座上没人。
戴帽子的中年男人背对着她,身穿灰夹克,正扒在铁栅栏前紧紧盯着那群孩子看。
他身边还站了另一个人,身材要矮胖不少,没他那么热切,用手挡着寒风点了根烟,仰头闲闲吐了口浊气。
苏夏上辈子也见过这两个人。
一样的站位,一样的动作。
那时候她比现在要莽撞冲动得多,她的第一反应是:
这两个人的举止行为,都像极了法制节目里常出现的人贩子。
大过年还在上托班的孩子,就算是大城市的好学校,家里估计也忙得没什么人管,正好是这种人渣下手的优选。
本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原则,那时候的苏夏几乎没多想,就冲下了车。
路边随便捡了块石头,就使了猛劲往两人身边扔了过去,还喊了小学门口的保安。
同样的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