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微妙的态度 (第2/3页)
卫摆于河朔一带布防。”
“纵使薛延陀部十万铁骑全力来攻,想要吃下右威卫,也得一副好牙口!”
程知节说得极为霸气,显然是对于右威卫大军的战力非常有自信。
而他正是挂名右威卫大将军,右威卫可算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大唐主力。
李承乾差点儿乐了。
其实他倒并不太了解右威卫大军的实际战力。
但是,他却清楚地记得,右威卫在大唐十二卫编制之中,可是一支步军呐。
要把一支步军孤伶伶地北上,防范如此广阔的战线,面对的还是一支全骑兵的大军。
他们怕是连自己的粮道无法完全守得住吧?
而且,李承乾还知道,一支步军面对骑兵,尚有一处极大的弱点,那就是不敢轻易分兵!
骑兵可以利用他们的机动优势,随时在任意的一处战场集中优势兵力,开始围歼之势。
当其他的步军友军赶到之时,很可能连收尸都嫌晚了,而且自己也可能陷入敌骑兵的包围之中。
李承乾沉吟片刻。
虽然程知节的“大意麻痹”非常符合自己的期待,但是右威卫将士也都是我大唐子民。
战场无情,只要出现大败,必定会伴随着惊人的伤亡,哪怕有些将士可以趁着乱局逃入深山,最后避回长安,但是在大败之中被追杀阵亡的将士,是不可能活过来的。
李承乾却是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美好计划,坐视如此众多的大唐将士陷入险境。
最起码,也应该让他们多一条生路。
“左右骁卫军皆为骑军,行动速度不弱于薛延陀部,而且对于大唐的地形更加熟悉,是否让他们留下一部,接应下右威卫大军,以应非常?”
“接应……右威卫?”
程知节等人怪异地看了眼李承乾。
李承乾反而被他们看得莫名其妙。
自己的提议按理说是四平八稳,在用兵之上也不算什么奇谈怪论,至于引来这样的目光么?
难道是因为自己的提议,扫了程知节的面子,让他觉得自己小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