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上学有点难 (第1/3页)
许成军落下最后一笔时,天刚蒙蒙亮。
草纸上的《试衣镜》结尾还冒着热气。
“她走出大门时,王主任还在后面骂,可她已经听不清了。脚下的碎玻璃被踩得‘咯吱’响,像首不成调的歌。春兰抬头看月亮,觉得今晚的月光格外亮,亮得能照见她裙子上的每朵花。”
“那些花,好像真的在夜里慢慢开了。”
他对着这行字乐了半天,活像刚打通关的玩家捧着终极装备。
多少有了点前世通宵打游戏的快感。
这已经是开始动笔的第二天。
两天来,写完又润色。
也就着心里的气写完了《试衣镜》这8000来字。
“又熬通宵?”钱明揉着眼睛从床上坐起来,头发乱得像鸡窝,“你这稿纸消耗速度,快赶上生产队印工分票了。”
“有灵感就得用啊!”
-----------------
招待所的公用电话突然“叮铃铃”响起来,管库房的王大婶在走廊里扬声喊:“302的许知青,省教育厅王处长的电话!”
许成军正在《试衣镜》草稿,闻言放下铅笔起身,脚步稳当。
他指尖沾着点铅笔灰,走到电话旁拿起听筒,语气平和:“王处您好,我是许成军。”
“复旦那边有消息了。”
-----------------
高教处。
“进来。”
王副处长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许成军推门时,正撞见他对着一摞红头文件皱眉。
桌上的搪瓷缸冒着热气。
“坐。”王副处长指了指对面的木椅,“复旦那边有消息了,但卡了壳。”
许成军心里一沉。
嚯!
体制内办事的经典转折,先给颗甜枣再泼盆冷水。
恐难善了!
“78年的推荐名额,按规定上个月就该作废。”
王副处长翻开最上面的文件,封皮印着“复旦大学1979年招生补充细则”,“他们招生办来电问,凭啥给个凤阳知青破例?”
他从抽屉抽张复印件推过来:“自己看,复旦中文系的回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