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特殊的卧铺 (第3/3页)
火星子,在月台上投下晃动的影子。
靠窗的老太太推开月牙形车窗,风卷着煤渣扑进来,有人赶紧用报纸挡住脸。
报纸上“改革开放”的黑体字旁边,不知被谁印了个模糊的鞋印。
卖零食的乘务员推着铁皮车过来,车轴吱呀作响,“橘子水!两毛五一瓶!”的吆喝声里,混着后排婴儿的哭闹和远处货车鸣笛的长音。
车动的时候,所有人都往前晃了一下。
有人慌忙抓住前排座椅的铁扶手,扶手上的红漆早被磨成了斑驳的底色。
窗外,合肥站的站牌慢慢往后退,月台尽头的水塔上,“抓革命促生产”的标语在晨雾里若隐若现。
车厢里,穿蓝布衫的女人正用火柴点燃煤炉
铝锅里的玉米糊咕嘟冒泡,混着满车的汗味、煤烟味、还有劣质烟草的味道,一起随着绿皮车哐当哐当的节奏,往东边的上海去了。
...
许成军买的是直达车,但是1979年合宁铁路尚未建成,合肥至上海的直达列车需绕行蚌埠,所以时间自然长了点,列车员说11个小时。
旁边大姐哂笑,“老实坐着吧,不晚点2小时到不了上海滩的咯!”
...
这车里人挤人,三人的座位硬坐了四个,这还是好的,对面嘛...
连大带小五个半!
还挺干部模样的大哥说:“这趟车,真不错啊,人不多!下次还得买这趟。”
好家伙!
这还不错。
那过道蹲着的、坐马扎的、坐报纸上的、站着的。
总之满满登登。
最奇的是,座位底下还有躺着的。
哪的座位?
就许成军屁股底下的~
大姐说,这还是紧俏位置,好着嘞,一般人没点功夫还真抢不到!
能躺着、底下还凉快,可不好嘛!
许成军叹为观止。
但是,
让他躺地下他是万万不能!
结果坐了俩小时。
他就感慨起了这年代人的智慧,偷瞄这座位底下有没有空的“卧铺”。
不是别的。
他许知青想体验这时代的生活嘛!
体验至上!
青春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