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帆影染蓝 (第3/3页)
逝”二字上顿了顿,忽然笑了:“他到最后才明白,沈墨守的从来不是布,是心里的那点正。”她将文书放在案上,指着染缸里的新色,“你看这蓝里带红,像不像海面上的晚霞?就叫‘霞映蓝’吧,给凯旋的兵卒做庆功服正好。”
沈砚望着染缸里流动的色,忽然觉得靖王那句话说得没错。沈家的布经得住洗,苏微这双手染出的色,更经得住世事打磨。
十一月十五·水师凯旋
南京城的百姓挤在码头,看着“海晏蓝”的帆影从雾里钻出来,一片接一片,像条蓝色的龙游进了秦淮河。赵将军跳上岸时,战袍的“霞映蓝”沾着海风,却更显精神:“苏掌柜的布,救了我们三次!夜里靠‘海晏蓝’的光避开了暗礁,北狄见了咱们的蓝帆,以为是神兵天降,没打就退了半里!”
苏微站在人群里,看着兵卒们胸前的兰草纹——是她让人绣的,针脚虽不如陈小姐细,却透着股憨劲。阿竹和靖安举着新染的“霞映蓝”锦旗,跟着人群欢呼,银锁和玉佩在阳光下撞出清脆的响。
沈砚走到她身边,右肩的旧伤在暖意里彻底松快了:“赵将军说,要请你去水师当教头,专教染布。”
苏微摇头,目光落在码头旁新开的砚微染坊分号——招牌是“海晏蓝”的,下面挂着块“功牌”,镶在紫檀木上,格外显眼。“我不去。”她笑着说,“我的染坊在这里,我的新色还没调完呢。”
她要调“浪尖白”,给信鸽的脚套染底色;要调“滩涂黄”,给戍边的兵卒做伪装布;还要教更多人染布,让江南的染坊都知道,“砚微染坊”的苏微,不仅会守着旧谱,更能染出带着海风和阳光的新色。
晚风掀起她的裙角,还是那身“海晏蓝”,却比初见时多了层洗练的光。苏微望着分号里忙碌的伙计,望着远处帆影上的蓝,忽然明白,所谓成长,不过是把日子染成自己喜欢的色,然后站在阳光下,敢让所有人都看见。
而她的色,正蓝得透亮,暖得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