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符牌秘用与凝香草 (第1/3页)
后山的雪比山脚下更密,没脚踝的积雪踩上去咯吱响。刘管事站在一块背风的巨石下点了卯,丢下句“日落前凑够一篓,少半根都不行”,就缩着脖子躲懒去了。
外门弟子们立刻散开,各自往熟悉的区域去。凝香草不算稀罕,却也挑地方,多长在背阴的石缝边,得扒开半尺厚的积雪才能找到。沈砚跟着林舟往西侧走,那里石多土松,是凝香草常生的地方。
“沈砚,你昨天摔着腰了?要是疼就少割点,我这儿多割的匀你些。”林舟边扒雪边回头,他手里的镰刀比沈砚的还旧,刃口都卷了边,割草时得用蛮力才扯得断。
沈砚心里暖了暖,摇头道:“不碍事,昨天就是脚滑,没伤着。”他蹲下身,学着林舟的样子扒开脚边的雪——雪下的土冻得硬邦邦,凝香草的细茎贴着冻土长,淡绿的叶子上还挂着冰碴。
他没急着下镰刀,而是试着集中精神看向那丛凝香草。眉心的符牌又泛起微热,比方才在山脚下更清晰些——方才是“碎银流动”,此刻竟能“看”到草茎里的灵气轨迹:极淡的绿芒顺着茎秆往上爬,在叶片顶端聚成针尖大的光点,又缓缓沉回根部,像在做极慢的循环。
他试着换了个方向,看向旁边另一丛凝香草。这丛草看着和方才那丛差不多,叶片甚至更宽些,但符牌“映”出的绿芒却弱了大半,轨迹也滞涩,顶端的光点淡得几乎看不见。
“这两丛……有区别?”沈砚下意识呢喃。
“嗯?”林舟凑过来,“凝香草还能有啥区别?不都是凑数的么。”他拿起镰刀就要割那丛叶片宽的,“这丛看着壮实,多割几株能省点事。”
“等等。”沈砚拦住他,“试试割那丛。”他指了指自己先看的那丛细茎的。
林舟愣了下,虽不解,还是依言走过去。镰刀下去,细茎应声而断,断口处竟渗出一点极淡的绿液,落在冻土上,瞬间凝成了小冰晶。
“咦?”林舟奇道,“这草汁怎么是绿的?平时割的凝香草,断口都是白水。”
沈砚心里一动。他记得原主的记忆里,凝香草晒干后是灰褐色,磨成粉能入药,也能当最低等的引气材料——但没人提过草汁是绿色的。他让林舟把那株断了的凝香草递过来,指尖碰了碰断口,符牌的热意更明显了些,那微弱的绿芒在断口处散了些,像受惊的鱼。
“或许是这株长得久?”沈砚找了个借口,心里却有了猜测:符牌“看”到的绿芒,恐怕就是凝香草里蕴含的灵气。绿芒越盛,灵气越足,草汁颜色才会不同。
他没再多说,拿起镰刀学着林舟的样子割草,只是下手前总会先“看”一眼——凡是符牌映出绿芒流畅的,他就优先割;绿芒滞涩的,便留着不动。起初还慢,试了几次后渐渐熟练,割得竟比林舟还快些。
林舟看得惊讶:“沈砚,你倒是利索,比刚来那会儿强多了。”
沈砚笑了笑没解释,只把割好的凝香草往篓里放。他发现个有意思的事:符牌不仅能“看”灵气,还能隐约“感”到灵气聚集的方向——比如往东南方走两步,眉心的热意就会淡一点;往西北方挪挪,热意又浓些,像是在给他指方向。
他悄悄往热意最浓的方向挪了挪,扒开雪一看,果然!石缝里藏着一小片凝香草,足有七八株,每一株的绿芒都比刚才割的更盛,叶片虽细,却透着股鲜活的嫩。
“这里有片密的!”沈砚低呼一声,林舟凑过来一看,眼睛亮了:“好家伙,这得省多少事!”两人赶紧动手割,没一会儿就割了小半捆。
就这么跟着符牌的“指引”找,不到半个时辰,沈砚的篓子就装了近半。他瞥了眼其他人,大多才割了寥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