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裂缝 (第2/3页)
一声道:“大人,没必要可惜,此等人与我们不是一路人,想要成大事,就要联合一切可联合的力量,那种优柔寡断、怀抱妇人之仁的人,又岂是成大事的希望?”
“幸好大人你发现的早,不然真到了将密事相告于此人的时候,那就晚矣了!”
董林心想:“我岂是那种轻易就将密事相告的人?哼!”但嘴上说道:“伯凌言之有理啊!”
张伯凌这时道:“那大人我也去调兵了。”
“好!”董林点点头。
而这时外面刮起了大风,张伯凌走出了知府衙门门口,和陈铭打了个招呼,然后骑着马去调兵了。
……
陈铭本是想来外面跟李田说了,让他去接林清过来,然后说过后,陈铭就继续回往知府的办公厅去。
但这时他想了想,回办公厅无非是感到沉闷,还是在知府衙门的门口的遮檐下相候林清罢。
他觉得知府大人和自己已经不算是一路人了,起码信仰不同了,这是最大的裂隙。
他这时想到:“相比于其他人,董林也罢,张伯凌也罢,我还是觉得和林清相处最是愉快。”
他为自己的这种感觉,有时候也感觉奇怪,毕竟对方只是九岁的孩童,但又一想,那真不是普通简单的九岁孩童啊!
他这时候又想:等林小弟科举做了官,肯定比自己更远大的前程啊,——这当然是一定的!
他这么想着,不由嘴角噙出抹苦笑,毕竟那种神童的姿态,考科举应该对林小弟不难,所以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说不得林小弟能考中三鼎甲呢?
到时候直接授官,最低也是七品官,比自己现在这个八品还要高一品,而且到时对方一进官场,要是三鼎甲的话,铁定就会入翰林院,而翰林院是清贵衙门,是有着储相之地的称誉的!
在大燕要进内阁,那都是一定要有着翰林院的履历的,不然进不来内阁,所以又有“非翰林无以入内阁”的话。
所以翰林院又称:储相之地。
陈铭就站在知府衙门的遮檐下,心里面胡思乱想着,到最后吐了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