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讲烛影斧声,赵光义你哭什么? > 第38章 赵光义来了?来的好!让他进来!

第38章 赵光义来了?来的好!让他进来!

    第38章 赵光义来了?来的好!让他进来! (第2/3页)

有着几句诗。

    她的目光,等落在纸上已经很久了。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这首名叫无常的诗,她早就已经会背,深深的烙印在了脑海之中。

    也早已不知朗诵,默念了多少遍。

    可依然舍不得放下。

    每一次品读,都让人回味无穷,带给人无尽的感触。

    短短几句诗,道尽了世事之无常。

    可偏偏最后两句,又带了一些奋发向前的洒脱。

    颇有李太白,轻舟已过万重山之风。

    自己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自己出身富贵,娘亲为皇后,父亲为皇帝。

    自己本是大富大贵,世间的甜蜜都应当向着自己。

    可结果才出生两个月,母亲便撒手人寰,至今都不知母亲音容相貌。

    只能从画像,从父皇,从兄长的讲述里,知道上一些关于母亲的消息。

    自己本应该如同姊姊们那样,长大成人出嫁,相夫教子。

    身为公主,有父皇在,夫家也不敢欺负。

    亦是一种幸福美满,挺不错的人生。

    可偏偏得了这一场病,将自己的所有一切都给打碎了。

    别说是正常的生活了,便是连寿命也所剩无多。

    父皇一直隐瞒着真实情况,从不让人告诉自己。

    又怎么可能完全瞒得住?

    诗结尾处的这种洒脱,只怕自己是学不来的。

    一个寿命所剩不多的人,又怎么能洒脱?

    看着这诗,脑海当中便不自觉的,浮现出了那写诗的人。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怎么能写出这般好的诗?

    这般富有哲理,发人深思,引人共鸣的诗,怎么能是他这么一个十三四岁的人写出来的?

    在花间小筑时,初听这诗,就被其惊艳,吸引了诸多心神,没有心思往别处想。

    而今归来,细细品味,越品味越觉得好奇。

    这个看起来,比自己还要小上一些的少年,究竟是经历了什么,才能有如此感悟?

    宛若经历了几十年,人生一般。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老僧是谁?

    和他之间产生了什么样的交集?

    那损坏的墙壁之上,先前他又在上面提了什么诗?

    他又是和谁一起经过了这处禅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