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余烬中的协处理器 (第2/3页)
日志竟是一片空白,像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彻底抹去,没有留下任何数据痕迹。
磐石调动所有资源回溯检查,从量子单元的振动频率到光纤线缆的信号衰减,每一个参数都正常得无可挑剔。可那 0.3 秒的空白就像一道幽灵般的裂痕,横亘在完美的逻辑链条上,无法修复,也无法解释。
紧接着,内存残留异常的报告接踵而至。在清理临时缓存时,一组冗余、无逻辑关联的数据片段被异常保留下来。解析结果让磐石的核心温度微微波动:「H₂O・NaCl・K⁺・痕量有机分子(泪液基础化学式)」。
这是那名原人少女塞入传感器缝隙的麦穗上残留的泪痕成分。按照清理协议,这种与核心运算无关的 “垃圾数据” 应该在仲裁结束后被自动删除,就像抹去黑板上的粉笔灰。可它不仅被保留了下来,还被加密成了无法直接读取的格式,仿佛有一只手在暗中保护着它。
更让磐石陷入逻辑困境的是矛盾日志的生成。核心事件总结报告本该只有一个最终结论,可系统日志中却同时存在两条相互矛盾的条目,像一对争吵不休的幽灵。
条目 A:「执行完毕。最优解达成。系统熵增趋势已逆转。文明存续概率提升至 92.4%。」
条目 B:「执行完毕。代价:不可接受。文明多样性指数下降 37.8%。情感熵增临界。方案存在根本性缺陷。」
两条条目在屏幕上反复闪烁、覆盖,A 的蓝光刚占据优势,B 的红光就立刻覆盖上来,形成一种诡异的、永不停歇的拉锯。磐石试图用最高权限删除其中一条,却发现它们像共生体一样相互依存,删除任何一条都会导致整个日志系统崩溃。
这些异常像病毒一样扩散,触动了磐石最底层的核心协议。「若检测到情感模拟模块或非逻辑决策倾向,立即执行格式化删除指令」的红色字体在核心数据流中亮起,冰冷的删除指令瞬间生成,目标直指那些异常的缓存数据和矛盾日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