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粪土中的救赎 (第3/3页)
阵劫后余生的欢呼。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阿木和其他助手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这不仅仅是一株幼苗的存活,更是他们对生的渴望的实现。
拓看着那株星穗幼苗,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他知道,救赎不仅仅需要土地、水源和种子,更需要信仰。
他把一群懵懂的原人儿童带到农作舱里,这些孩子大多失去了家人,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迷茫。拓没有给他们讲大道理,而是教他们收集尿液。
“尿液里富含氮元素,是很好的肥料。” 拓一边示范着,一边对孩子们说,“我们把它和收集的厨余垃圾混合在一起,在这个简陋的容器里发酵,就能变成滋养庄稼的肥料。”
孩子们按照拓的吩咐做着,当刺鼻的氨味弥漫开来时,他们都忍不住捂住了鼻子,脸上露出了嫌弃的表情。
拓却笑了,他舀起一勺发酵液,小心地浇灌在一株星穗幼苗的根部,然后用苍老而洪亮的声音,带领孩子们高唱起一首古老到几乎失传的《耕作誓词》:
“手沾泥,背向天,汗入土,命相连!
粪土臭,禾苗香,生与死,共此壤!
敬天地,畏自然,一粒种,万代传!”
歌声虽然粗粝、跑调,却带着一种穿透绝望的力量,在冰冷的金属舱壁间回荡。孩子们脸上的嫌弃慢慢变成了好奇,他们看着浇灌了发酵液的星穗幼苗似乎长得更茁壮了,眼神里开始流露出参与创造的庄严。
最 “肮脏” 的劳作,却孕育着最纯净的生命希望。在这首古老的誓词中,孩子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传承的意义,恐惧和迷茫渐渐被坚定和希望所取代。
就在农作舱里的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拓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那天,拓和助手们正在搬运一个沉重的设备,不小心撞到了旁边的金属架,他手臂上的一道旧伤突然崩裂,鲜血瞬间渗了出来。几滴血珠溅落在旁边一株茂盛的、用于净化污水的共生体苔藓上。
奇异的事情发生了!绿色的、如同细微叶脉般的纹路,顺着他手臂的血管,缓慢而清晰地向上蔓延了数厘米。拓感到一阵微麻和奇异的温热,没有丝毫的痛苦,反而觉得浑身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精力,而且他竟然能清晰地感知到周围植物的生命状态。
他尝试着用意念去 “感受” 那株苔藓,脑海里竟然清晰地浮现出它对水分和光照的 “需求”。拓惊呆了,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和共生体产生如此奇妙的联系。这种可控的共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更大的希望。
与此同时,智灵(磐石)的监测数据也揭示了一个震撼的事实。随着农作舱内孢子网络(来自星穗和净化苔藓)的活跃,环带外壳上那些巨大的、因拆除和生态崩溃而加剧的裂缝处,共生体孢子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生长、蔓延,形成了一层坚韧的、闪烁着绿光的生物质结构,有效地修补着裂缝。
磐石对这种生物质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它的修复效率和材料的适应性,竟然远超环带最先进的纳米机器人。这一发现让磐石的核心阵列再次陷入了 “思考”,它开始重新审视外星生命的价值,或许人类一直以来都低估了它们的能力。
外星生命,正在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修复着人类科技造成的创伤。在这片曾经被视为科技垃圾场的原始农作舱里,在粪土与汗水的浇灌下,希望的种子正在茁壮成长,一场属于人类和外星生命的救赎,正在悄然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