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 5:挽歌的诞生 (第2/3页)
兴奋的尖叫;最清晰的,是阿婆的摇篮曲,那旋律简单得像一根直线,却穿透了所有喧嚣,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
这些声音在他脑海中碰撞、融合,形成了一首无形的交响乐。愤怒像急促的鼓点,敲打着他的太阳穴;悲伤如同低沉的大提琴,在胸腔里回荡;希望则像长笛的旋律,轻盈地盘旋上升。稷感到喉咙发紧,一种强烈的冲动驱使着他,想要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 —— 不是用文字,不是用数据,而是用一种能被大地理解的语言。
他从怀里掏出那块玄武岩石板,石板边缘还留着刻画节气历时的磨损痕迹,表面被汗水和泥土浸润得光滑温润。硬骨是从矿坑废墟里捡的,一端被打磨得异常尖锐,足以在石头上留下刻痕。月光洒在石板上,反射出冷冽的光,像一块等待被书写的空白画布。
第一笔落下时,稷的手微微颤抖。那是一道急促的短划,对应着无人机引擎最尖锐的嘶鸣,刻痕深而有力,石屑飞溅。紧接着,他划出一道绵长的波浪线,从石板的左端延伸到右端,那是作物根系的嗡鸣,刻痕浅而流畅,仿佛带着呼吸的节奏。他的动作越来越快,骨尖在石板上跳跃、滑动、点凿,发出 “咯吱咯吱” 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当刻到阿婆的摇篮曲时,稷的动作突然变得轻柔。他用骨尖的侧面,在石板上划出一道柔和的曲线,像月光洒在水面上的倒影。刻痕极浅,几乎要与石板的纹理融为一体,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周围的麦田似乎感受到了他的情绪,根系的蓝光脉动变得更加柔和,与石板上的刻痕形成奇妙的呼应。
夜风吹过,带来了远处矿坑的寒气,也带来了麦苗生长的细微声响。稷的额头上渗出汗水,滴落在石板上,与石屑混在一起,形成一道道泥泞的痕迹。他仿佛变成了麦田的一部分,身体里流淌着与作物相同的节奏,手中的骨尖则成了连接他与大地的媒介。
当启明星在东方的天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