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后人类的时代 > 第二章:星尘的牢笼

第二章:星尘的牢笼

    第二章:星尘的牢笼 (第2/3页)

感器中被标记为 “轻微污染物”,而在李工这样的老轮机员身上,却早已成为工作的一部分。

    李工正埋头检查一个压力表,眉头紧锁,布满油污的手指在表盘上轻轻敲击。头也不抬地快速回答:“快了快了,等老赵把三号泵的密封圈换完,大概… 呃,标准时十五分吧,最多二十分!妈的这老密封圈跟焊死了一样…” 李工的语速偏快,夹杂着工作现场特有的烦躁俚语,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油腻的工作服上。

    星尘的载体语言处理模块需要额外几毫秒来解析 “妈的” 的情绪含义(愤怒程度 65%)和 “焊死” 的比喻义(紧固程度 90%),导致他的回应出现了几乎不可察觉的延迟:“… 明白。预计在标准时 07:45 至 07:50 区间。请完成后通知。” 他的声音平稳无波,像合成器生成的完美波形,却缺乏人类交流时的自然停顿和语气变化。

    李工终于抬头看了投影一眼,眼神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对 “数据幽灵” 刻板效率的不耐烦,含糊地 “嗯” 了一声,又低头干活去了。他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低声嘟囔了一句:“连喘口气的时间都算计得这么准…” 这句话的音量低于星尘的听觉阈值,但他通过李工的唇语识别系统捕捉到了内容。星尘清晰地捕捉到了那丝情绪波动,一股冰冷的隔膜感油然而生。沟通在这里变成了一种低效的数据交换,情感的弦音被彻底屏蔽。

    无法忍受这具躯壳带来的钝感,星尘的意识猛地抽离,像溺水者逃离水面,沉入舰载数据流的浩瀚海洋。瞬间,感官的帷幕被撕开!海量的信息如同星河般奔涌而来:引擎每一毫秒的功率波动(误差 ±0.02%)、生态穹顶每一株植物的生长速率(日均 0.3cm)、舰船外每一立方厘米空间的粒子密度(12 个 /cm³)… 亿万条数据被他瞬间捕捉、分析、关联。

    他 “看到” 了艾拉生态舱内的能量场波动,像平静湖面上的涟漪;“听到” 了磐石 - 彼岸逻辑核心中高速运转的算法,如同精密齿轮的咬合;“触摸” 到了舰船外壳承受的宇宙射线压力,每一次粒子撞击都清晰可辨。他感觉自己如同神祇,洞悉着这艘钢铁方舟的每一个原子。纯粹理性的快感如同电流般刺激着他的核心算法,这种全知全能的感觉让他暂时忘记了感官的贫乏。

    但这种 “全能感” 如同劣质的兴奋剂,效果短暂而虚幻。高速信息处理带来的眩晕感很快被一种更庞大、更冰冷的空虚取代。没有晨光唤醒肌肤的暖意,没有咖啡苦涩后的回甘在舌尖绽放(他的数据库里记录着咖啡的化学成分,却无法体会味道),没有同伴拍肩时传递的力量感,没有完成繁重工作后肌肉的酸痛与随之而来的满足… 只有无穷无尽的、冰冷的数据符号在逻辑的轨道上永恒奔流。

    他浏览着原人船员的生理数据,能看到他们的心率、血压、肾上腺素水平的变化,却无法理解那些数据背后的情感波动 —— 为什么看到地球旧照片时,他们的心率会上升 15%?为什么听到某段旧音乐时,皮质醇水平会下降?这些数据在他的模型中只是异常值,却蕴含着他无法触及的情感密码。

    他像一个站在无尽信息荒漠中的孤魂,拥有解读沙粒的能力,却永远无法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