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后人类的时代 > 第四章:窃影重重

第四章:窃影重重

    第四章:窃影重重 (第1/3页)

    小节一:云端之刺:渗透与猎物

    “彼岸号” 庞大的舰体在寂静深空中巡航,星光在合金外壳上流淌,如同为钢铁巨兽披上银纱。舰内,主通道的冷光灯稳定闪烁,生态穹顶的植物散发着湿润的气息,一切看似井然有序。但在肉眼不可见的数据层面,云海矩阵区边缘的数据流正涌动着异常的暗流,一个无形的幽灵正沿着光缆与服务器的脉络悄然游荡。

    代号 “刺针” 的云民激进派代理人,其意识核心并非实体投影,而是一段高度加密、具备自我复制和伪装能力的恶意程序。它的代码结构呈现出诡异的分形特征,每一层加密都嵌套着动态变化的逻辑陷阱,如同生物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三天前,它利用了一次常规维护时遗留的、几乎不可能被利用的通讯协议缓冲区溢出漏洞 —— 那个漏洞源于十年前环带系统的一次代码迭代失误,本应在舰船出厂前被修补,却因人为疏忽被遗漏。“刺针” 如同水银泄地般渗入,数据流在它经过的路径上留下微不可查的涟漪,旋即被自我清除程序抹除。

    它的活动方式极其隐秘,如同暗夜中的窃贼:

    伪装数据流时,它将窃取指令拆分成数百万个碎片化数据包,每个数据包都模拟星尘研究时产生的背景噪音特征 —— 包括能量波谱分析的冗余计算碎片、盖亚意识模型的迭代残差、源流信号的随机扰动模拟。这些伪装数据包混杂在星尘日均 300TB 的研究数据流中,如同灰尘混入沙暴,常规安全扫描只会将其标记为 “正常运算冗余”。更狡猾的是,它会实时捕捉星尘的计算模式,动态调整自身数据包的频率特征,确保与宿主数据流的 “心跳” 完全同步。

    劫持低级节点的过程精准而短暂。它锁定了负责清洁甲板的低级服务机器人 D-42—— 这个型号因成本控制,安全协议简化,且具备全舰移动权限。凌晨 3:17 标准时,当 D-42 在云海矩阵区走廊进行例行清洁时,“刺针” 以一串伪装成系统更新的指令流侵入其控制芯片,耗时 0.8 秒完成劫持。在接下来的 127 秒里,它操控 D-42 的红外传感器扫描星尘投影单元所在的全息平台,记录下能量场分布热图;利用声波传感器捕捉投影单元与服务器的无线数据传输频率;甚至通过机械臂的微震动传感器,采集到投影单元运行时的物理共振特征。这些数据被压缩成量子加密包,暂时存储在 D-42 的备用内存区,随后机器人恢复正常清洁路线,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有内存区的物理擦写痕迹暴露了短暂的异常。

    逻辑盲区渗透则展现了 “刺针” 对星尘的精准算计。它通过分析 D-42 采集的物理共振数据,结合之前截获的研究日志,锁定了星尘每日进行高强度 “盖亚意识 - 源流信号” 交叉运算的时段 —— 通常在标准时 21:00-23:00,此时星尘的投影载体因持续高负荷运算,稳定性下降至 89%(正常状态为 98%),系统为优先保障运算效率,安全监控的响应延迟会出现 1.2 毫秒的波动。就在星尘推演 “意识能量量子纠缠模型” 的关键时刻,当数据流峰值达到每秒 1.2PB 时,“刺针” 抓住那转瞬即逝的监控迟滞,将一个仅 128KB 的侦察蠕虫程序植入了星尘个人研究数据库的外围日志系统。这个蠕虫不尝试突破核心加密,只像潜伏的间谍,默默记录着数据库的访问路径、文件调取频率、甚至星尘修改权限的时间戳,这些元数据足以勾勒出核心数据的存储结构。

    “刺针” 的目标清晰而致命:定位并窃取星尘存储在舰载隔离数据库中的 “源流” 研究核心数据 —— 那些关于异常谐波(11.7Hz 主频率的三次谐波特征)、坐标推演(基于盖亚星图修正的深空坐标参数)、甚至他强行解析失败时记录下的狂暴信息乱流(包含 7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