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威仪棣棣 (第3/3页)
有些让人一言难尽了。
“这孩子,明明是个十八岁的少年郎,却不苟言笑,不爱玩闹,连走路都是度着方步。
少年人该有的葳蕤意气,在他身上几乎看不见,反倒给人一种老气横秋之感。”唐夫人无奈地说道。
“天生百样人,咱们少爷这是难得的稳重,万里挑一。”底下的婆子们忙说,“别家想要还没有呢!”
“姐姐,姐夫这些日子可怎么样?必然是浑身的不自在吧?”唐竹姿笑问。
“可不是嘛!他原本就是个疏懒性子,儿子不在家这几年,他过得可是舒坦。如今晏儿一回来,他酒也吃得少了,戏也不怎么听了。那天还和我诉苦,说别人家都是老子管儿子,偏偏我们家是倒过来的。”
“这倒怪不得晏儿,毕竟天下最大的就是个理字。”唐竹姿说,“想当初,那个姓宋的投奔到林家,仗着她父亲对姐夫有恩,便非要给姐夫做小。要不是晏儿力争,姐夫那心慈面软的,哪里经得住她们母女的软磨硬泡?说起来那时候晏儿也不过十岁,却实实在在回护了自己的母亲。这样的孩子得是修了几世才有的好报,我不知有多羡慕。”
“倒也是,世上哪有完人呢?”唐夫人一笑,“他天生一身的钢骨,又何必指望他能彩衣娱亲?说起来倒是我有些不知足了。”
“是啊姐姐,有了晏儿,你便终身都有依靠了。”唐竹姿满眼都是羡慕,“莫说他聪明上进,便是笨一些、懒一些,只要身体健旺,便比什么都强了。”
唐夫人知道妹妹时时刻刻都在担忧她那体弱的儿子,便柔声宽慰道:“你也别太心焦了,有不少孩子都是小的时候体弱,慢慢大了也就好了。就跟庄稼一样,有的扎根早,有的扎根晚,可是到了秋天一样都能长成。”
唐竹姿听了姐姐的话,欣慰地点点头。
她不是无知的深闺妇人,见识不比那些朝堂上的男子差,明白生死有命,不是人力能强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