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 > 江城穿越之吉他上的年轮

江城穿越之吉他上的年轮

    江城穿越之吉他上的年轮 (第1/3页)

    1 晨光里的领带结

    清晨六点十七分,手机在枕头底下震动起来。不是预设的闹钟,是王太太的微信电话。我摸黑划开屏幕,她的声音裹着晨露的凉意钻进来:“小周,我孙子退烧了,上午九点去看阳光城那套朝东的房,你早点到。“

    “好嘞王太太,我八点半就在小区门口等您。“ 挂了电话,天花板的裂缝在微光里像道浅褐色的伤疤。这是王太太这个月第五次临时改时间,上次说要去跳广场舞,上上次说猫丢了。每次我都得提前两小时出门,生怕迟到一秒钟的慌张,会像墨水洇进合同那样,晕染出不信任的痕迹。

    爬起来穿衬衫时,发现袖口的纽扣掉了一颗。翻遍抽屉找到颗备用的,针脚歪歪扭扭地缝上去,线头吊在外面像条不安分的小尾巴。对着镜子系领带,打了三次才弄出个像样的结,镜中人眼下泛着青黑,胡茬扎得像野地里的狗尾草 —— 难怪王太太总说我 “不够精神“。

    地铁里被挤成沙丁鱼罐头,公文包的棱角硌在肋骨上,疼得人龇牙咧嘴。旁边穿高跟鞋的姑娘踩了我一脚,没道歉反而翻了个白眼,鞋跟在我新买的西裤上留了个浅坑。我摸着那道月牙形的痕迹叹气,这裤子昨天刚上身,三百八买的,够买林小满家十二根法棍。

    到店里时,林姐已经泡好了龙井,茶叶在玻璃杯里舒展得像朵绿云。“王太太爱喝豆浆,我让小张买了热乎的。“ 她推给我个保温杯,“她上次说你皮鞋旧了,我从家里找了盒鞋油,你赶紧擦擦。“

    林姐的儿子跟我同岁,在设计院当工程师,她说:“你们年轻人都不容易,我儿子画图到半夜,头发掉得比我扫地的灰还多。“ 我捏着鞋油盒笑,原来每个行业的褶皱里,都藏着相似的疲惫,只是裹着不同的包装纸。

    八点二十五分赶到阳光城,王太太已经站在小区门口,貂皮大衣在晨光里闪着油光,像块移动的琥珀。“小周来得挺早。“ 她接过豆浆,吸管戳了三次才扎透塑封,“我跟你说,这房子要是不满意,我可不会像赵老板那么好说话。“

    我陪着笑点头,心里却在打鼓。这套朝东的两居室是林姐特意挑的,阳台能晒到整个上午的太阳,她说:“老人就喜欢亮堂地方,王太太老伴走得早,屋里暗了容易胡思乱想。“

    进了屋,王太太没看户型,先摸了摸窗台:“这灰可不少,物业打扫不勤快啊。“ 又打开衣柜闻了闻,“有股霉味,是不是漏水?“ 我刚想解释是梅雨季节返潮,她突然指着天花板:“你看这裂缝,跟你上次带看的那套一样!“

    其实那道缝是装修时的石膏线接口,我拿出手机拍的对比图,她扫了一眼就摆手:“别给我看这些,我眼神不好。“ 转身对跟着来的中介小李说:“小李啊,你觉得这房咋样?“

    小李是隔壁店的,总爱穿着亮闪闪的西装,说话像打机关枪。“王太太您真有眼光,这房风水绝佳,前有照后有靠...“ 他唾沫横飞地吹了十分钟,把承重墙说成 “龙脉根基“,听得我眼皮直跳。

    王太太听得眉开眼笑,转头问我:“小周你怎么不说话?是不是没底气?“ 我攥着公文包的手出了汗,想起林姐说的 “真诚比套路管用“,硬着头皮说:“王太太,这房确实朝东,但厨房窗户对着楼道,炒菜时油烟不好散,您要是爱做饭,可能得装个强排油烟机。“

    小李在旁边使劲瞪我,王太太却愣了愣,突然笑了:“你这孩子,倒实在。“ 她掏出计算器敲了半天,“价格能不能少两万?我孙子要学钢琴,得买架二手的。“

    签意向书时,小李的脸绿得像青菜。王太太拍着我的肩膀说:“就冲你实诚,我不在他那儿买。“ 走出小区时,阳光正好照在阳台,王太太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个孤独的感叹号,却透着股释然的暖意。

    回店里的路上,接到赵老板的电话,说净水器安装好了,非要请我吃饭。“小周啊,我儿子说你推荐的房真不错,江景看得清清楚楚。“ 他的声音透着酒气,“当年我跟你阿姨谈恋爱,在桥洞下住了三个月,现在总算有个像样的家了。“

    挂了电话眼眶有点热,路过煎饼摊时,老板笑着喊:“周先生,今天来套豪华版?加双蛋加里脊肉!“ 我掏钱时,他突然说:“昨天看你跟那个流浪歌手说话,他可不容易,前天被醉汉抢了琴盒里的钱。“

    我这才想起昨晚在地铁口见到的阿哲,他抱着吉他唱《南方姑娘》,琴盒里的硬币少得可怜。当时我还想,这样自由自在多好,不用对着王太太的貂皮大衣赔笑,不用数着业绩表上的红圈过日子。

    中午在店里吃盒饭,小张凑过来:“周哥,临江苑的传单发完了,有个大爷说想租套一楼的房,他腿不好。“ 小张的胳膊晒得黝黑,疹子比昨天更红了,“我帮他记了电话,您有空回一下?“

    老吴端着搪瓷杯走过,听见这话叹了口气:“现在租房也难,上个月有对小夫妻,带着刚满月的孩子,找了半个月才找到愿意短租的房东。“ 他呷了口茶,“都是为了生活,谁不难呢。“

    下午带李老师看 loft,电梯居然修好了。他摸着光滑的轿厢壁笑:“昨天爬楼没白爬,今天就享福了。“ 站在客厅中央,他指着天窗说:“晚上能看见星星,多好。“ 突然又叹气,“就是太高了,我这老骨头怕是爬不动几年。“

    “您可以装个电梯啊。“ 我开玩笑说。他眼睛一亮:“这主意不错!等我退休了就装,天天爬楼锻炼,说不定能活到九十九。“ 他拿出随身携带的诗集,翻到夹着书签的一页:“你看这句,'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说的就是这样的房子吧。“

    离开时,李老师非要塞给我本书:“送给你,没事看看,别总想着卖房子,也想想生活。“ 书皮上印着《人间草木》,扉页上有他的签名,字迹苍劲有力,像他说话时胸腔里震荡的底气。

    五点半,王总监把我叫到办公室,桌上放着这个月的业绩表,我的名字后面画了个红圈。“小周啊,这个月表现不错,赵老板这单签得漂亮。“ 他递过来个信封,“这是奖金,下个月争取冲销冠。“

    信封薄薄的,捏在手里却沉甸甸的。走出办公室,看见小张正在给饮水机换水,他踮着脚尖够水桶,背影单薄得像片叶子。我走过去帮他,他红着脸说:“谢谢周哥,我能行。“

    下班时路过 “发酵时光“,林小满正在摆刚出炉的全麦面包,麦香混着酵母的味道飘过来,像只温柔的手轻轻挠着鼻尖。“今天的法棍卖完了,给你留了个全麦的。“ 她递过来个纸包,指尖不小心碰到我的手,像触电似的缩回去,“昨天... 谢谢你的建议,我加了点核桃,卖得挺好。“

    我接过面包,温热的触感透过纸传来,心里暖烘烘的。“明天我还来买。“ 说完这话,看见她耳根红了,像抹了层草莓酱,在夕阳里闪着甜甜的光。

    往地铁站走时,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阿哲已经坐在台阶上,吉他盒敞开着,里面躺着几枚硬币,像撒落的星星。他唱的还是《南方姑娘》,调子比昨天准了点,却带着种说不出的忧伤,像被雨水泡过的棉线,轻轻一扯就会断。

    有个穿校服的小姑娘往琴盒里放了块巧克力,说:“哥哥,你唱得真好听。“ 阿哲停下拨弦的手,说了声谢谢,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却透着股小心翼翼的温柔。

    我站在不远处听了会儿,他唱到 “南方姑娘,你是否爱上了北方“ 时,喉结滚动了一下,眼角好像有光闪了闪。突然觉得,这歌声里藏着好多故事,像这城市里的褶皱,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那些被生活熨烫过的痕迹。

    2 琴盒里的硬币

    回到家时,已经快八点了。全麦面包被我揣在怀里,还是温的。从冰箱里拿出昨天剩的泡面,刚想加水,突然想起李老师的话,把面包掰了一半放进碗里,加了个鸡蛋 —— 今天也过过有 “人间烟火气“ 的生活。

    面包泡在汤里,麦香混着泡面的味道,居然挺好吃。吃完洗碗时,发现手上还沾着点面包屑,想起林小满指尖的面粉,突然笑了。原来每个人的手上,都带着自己生活的痕迹,像盖在时光上的邮戳。

    洗漱完躺在床上,窗外的霓虹灯透过窗帘缝照进来,在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拿起李老师送的书翻了几页,看到那句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突然想起阿哲的吉他。

    他现在还在地铁口唱歌吗?琴盒里的硬币够买碗面吗?会不会又遇到醉汉?白天那个说羡慕他自由自在的白领,要是知道他可能连晚饭都没着落,还会羡慕吗?

    这念头刚冒出来,后颈突然一阵发麻,比上次穿越时更强烈,像有只小电钻在骨头缝里钻。我挣扎着想坐起来,身体却像灌了铅,眼皮越来越沉,窗外的光影渐渐模糊成一团暖黄,像被揉皱的糖纸。

    再次睁开眼时,耳朵里全是嗡嗡声。不是地铁的轰鸣,是吉他扩音器的电流声。我低头一看,自己正坐在地铁口的台阶上,怀里抱着把褪色的木吉他,琴颈上刻着歪歪扭扭的 “阿哲“ 两个字,像道没长好的疤。

    这双手比我的小一号,指腹结着层硬茧,虎口处有道浅浅的疤,像是被琴弦勒出来的。身上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牛仔夹克,袖口磨出的毛边蹭着吉他琴身,痒得像有蚂蚁在爬,带着种陌生的熟悉感。

    “哥们,唱首《成都》呗。“ 穿工装裤的小伙子往琴盒里扔了枚硬币,叮当作响。我张了张嘴,喉咙干得像撒哈拉沙漠,却不受控制地弹出前奏。指尖按在指板上的瞬间,老茧传来熟悉的刺痛,这痛感比我握钢笔磨出的硬茧真实百倍,像刻在骨头里的记忆。

    唱到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时,有个穿西装的男人停下来录像,手机屏幕的光晃得我眼睛疼。他举着手机说:“帅哥唱得真好,发抖音肯定火!“ 我心里冷笑,火?他知道唱一下午赚的钱够不够买个手机支架吗?知道琴盒里的硬币连凑齐一顿晚饭都难吗?

    第一波城管来的时候是上午十点。蓝白相间的电瓶车刚出现在街角,这具身体就本能地弹起来,把吉他塞进琴盒,扛起就往巷子里冲。我跑得跌跌撞撞,好几次差点撞到墙上,心里却在惊叹 —— 阿哲的肌肉记忆比我的销售话术熟练多了,这是被生活反复打磨出的本能。

    “阿哲你跑啥?“ 卖烤红薯的大爷用铁钳敲了敲炉子,火星溅到我裤腿上,像朵转瞬即逝的花。他掀开炉盖,甜香混着焦味扑过来,“张队今天带新人,就转转场子,不抓现行。“

    我蹲在炉边喘气,看着大爷往红薯上撒白糖,晶莹的颗粒落在焦黑的皮上,像撒了把星星。“大爷,您天天在这儿卖红薯,不觉得累吗?“ 话一出口我就愣住了 —— 这是阿哲的声音,比我的低沉,带着点烟嗓,像被砂纸磨过的木头。

    大爷笑了,皱纹挤成朵菊花:“累啥?你看这红薯,从生的烤到熟的,多有成就感。不像你们年轻人,总想着远方,其实好生活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