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吉他上的年轮 (第3/3页)
有意思。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忙碌,却又在不经意间互相温暖,像琴盒里的硬币,单独看很渺小,聚在一起却能发出叮当作响的快乐,凑成生活的交响曲。
上午十点,那个戴墨镜的女人又来了,这次没戴墨镜,眼睛还是有点红。“再唱首《遇见》吧。“ 她坐在台阶上,手里拿着束白菊,“今天是他的忌日。“
我弹起前奏,她把白菊放在琴盒旁边,轻声说:“我们认识十年,结婚五年,他总说要带我去成都,却没等到。“ 唱到 “我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 时,她的眼泪掉在地上,砸出小小的水花,像落在心湖上的雨。
“谢谢你。“ 她离开时,放了张一百的,“这不是小费,是谢谢你让我觉得他还在,让我觉得他还在听这首歌。“ 我想把钱还给她,她却摇摇头:“留着换把好吉他吧,你的歌声值得更好的乐器。“
看着她的背影,突然明白阿哲为什么不换工作。有些东西,比钱更重要,比如被需要的感觉,比如能成为别人的树洞,比如能用歌声传递点什么,像条看不见的线,把陌生人的心事串起来。就像我卖房子,不只是为了提成,也是为了让赵老板有个家,让李老师能看见星星,让王太太能晒到太阳,这些都是藏在业绩背后的意义。
中午,那个醉汉居然又来了,这次没喝酒,穿着干净的衬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昨天对不起啊。“ 他递过来个吉他拨片,“我年轻时用的,送给你。“ 拨片上刻着个 “勇“ 字,边角已经磨圆了,像被岁月打磨过的勇气。
“我跟我媳妇说了,想重新学吉他。“ 他挠着头笑,“她骂我老不正经,却偷偷给我报了个老年班。“ 他指着不远处的公园,“我现在每天去那儿练,虽然还是跑调,但是开心,比喝闷酒强多了。“
看着他眼里的光,突然觉得,不管多大年纪,有个念想总是好的。就像阿哲的吉他,我的销售业绩,林小满的面包,虽然平凡,却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力量,是平凡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下午,李老师居然出现在地铁口,手里还拿着那本《人间草木》。“我就说在哪儿听过这歌声,原来是你。“ 他笑着坐在我旁边,“昨天听小张说你在这儿唱歌,我就过来了,想听听能说出厨房油烟问题的小伙子,歌声里藏着什么故事。“
“您怎么知道小张?“ 我愣了愣。“我租的房就是他帮我找的,这孩子实诚,跟你一样。“ 李老师翻到夹着书签的那页,“你看这句,' 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说的就是你这样的吧,认真地活,认真地折腾。“
他拿出笔,在书的扉页上写了行字:“愿你永远有歌唱的勇气。“ 字迹苍劲有力,像他说话的语气,带着股不服输的劲儿。“送给你,比送给那个只知道卖房子的周明宇合适。“ 他眨了眨眼,像个调皮的孩子,原来他什么都知道。
我这才明白,他早就知道了。原来有些秘密,不用说出口,彼此都懂。就像林小满知道那根歪的法棍是我做的,老吴知道我总在偷偷帮小张,这城市里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别人的小秘密,像守护着易碎的糖。
傍晚,林小满居然来了,手里拎着个纸包,里面是刚出炉的全麦面包。“小张说你在这儿。“ 她把面包递给我,脸颊红扑扑的,“给你,补充体力。“
琴盒里的钱已经够买把新吉他了,我指着那些钱笑:“今天赚了不少,够买你家一个月的面包了。“ 她瞪了我一眼:“谁要你买?我送你吃。“ 转身要走,又回过头,“你的吉他... 挺好听的,比我烤糊的面包强。“
看着她跑开的背影,突然觉得这全麦面包比烤红薯还甜。原来快乐真的很简单,一句夸奖,一个微笑,就能让人心里开满花,像春天里的面包房,香气四溢。
天黑时,我把琴盒里的钱数了一遍,刚好八百块。走到乐器店门口,老板正在锁门。“想买那把吉他?“ 他笑着打开门,“给你留着呢,就知道你会来。“
抱着新吉他走出乐器店,琴身光滑得像婴儿的皮肤,木纹在路灯下像流动的水。我坐在地铁口的台阶上,弹起《南方姑娘》,这次没跑调,琴声清亮得像月光,流淌在城市的褶皱里。
有个穿西装的男人往琴盒里放了张二十的,说:“小伙子,挺羡慕你这样自由自在的。“ 我看着他领带歪斜的样子,突然想起自己每天挤地铁的模样 —— 我们都在羡慕着彼此的生活,却不知道对方的难处,像隔着玻璃看风景,只看到光鲜的一面。
“其实我挺羡慕你的。“ 我停下拨弦的手,“有份稳定的工作,不用风吹日晒,能准时回家吃晚饭。“ 他愣了愣,突然笑了:“你这话让我想起我年轻时,总羡慕别人能到处旅行,现在却觉得,能准时回家吃晚饭就是幸福,各有各的甜,也各有各的苦。“
他转身离开时,说:“好好唱歌,别辜负了这把好吉他。“ 我看着他的背影,突然明白,幸福从来不是你拥有什么,而是你珍惜什么,是在自己的琴弦上,弹出属于自己的调子。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在收拾琴盒。最后看了眼那把新吉他,突然明白阿哲为什么不换琴 —— 不是因为没钱,是因为旧吉他上有他的故事,他的汗水,他的坚持,像老物件上的包浆,是时光留下的痕迹。就像我的西装裤,虽然旧了,却见证了我签下的每单合同,收到的每句谢谢,都是生活给我的勋章。
5 奶糖与全麦面包
再次醒来时,阳光透过窗帘照在脸上,暖洋洋的。我摸了摸自己的手,指节处的硬茧还在,却仿佛残留着吉他弦的勒痕,虎口处好像还有创可贴的黏腻感,像个未完的梦。
手机在床头柜上震动,是林小满发来的消息:“今天做了新的全麦面包,加了核桃,要不要来尝尝?“ 我笑着回复 “好“,起身时发现枕头底下多了颗奶糖,透明的糖纸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颗不会融化的星星,提醒我那不是梦。
奶糖的味道还在舌尖萦绕,甜丝丝的,像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的笑容。我把奶糖放进兜里,仿佛这样就能留住那份温暖,留住那些陌生人的善意。
穿衬衫时,发现袖口的纽扣居然好好的,昨天缝的线头也不见了,好像穿越只是场梦。但那颗奶糖提醒我,这不是梦,那些温暖的瞬间都是真的,像刻在心里的印记。
走到镜子前,看见自己眼下的青黑淡了些,胡茬也没那么扎了。系领带时,突然想起阿哲的牛仔夹克,虽然破旧,却比我的西装自在。原来每种生活都有它的好,就看你怎么想,怎么过。
地铁上,那个穿高跟鞋的姑娘又踩了我一脚,这次她居然说了声对不起。我笑着说没事,发现她的鞋跟其实断了根,用胶带缠着 —— 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只是没说出口而已,像藏在口袋里的伤口。
到店里时,林姐已经泡好了龙井,茶叶在玻璃杯里舒展得像朵绿云。“王太太的合同签了,她说谢谢你提醒她厨房油烟的事。“ 她递给我个信封,“这是她给的红包,说你实诚,现在这样的年轻人不多了。“
小张跑过来,胳膊上的疹子消了些:“周哥,那个腿不好的大爷找到房了,他非要请你吃饭。“ 他手里拿着个烤红薯,“这是他让我给你带的,说谢你帮忙,还说你跟他年轻时一样,实在。“
红薯烫得我直搓手,剥开皮咬了一口,甜汁顺着嘴角流下来,像在桥洞下吃的那第一个烤红薯。老吴端着搪瓷杯走过,看见这话笑了:“看来你跟红薯有缘,都是实在东西。“
王总监把我叫到办公室,桌上放着下个月的任务表,我的名字后面画了个五角星。“小周啊,这个月争取冲销冠,我看好你。“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尽力就好,身体是本钱。“
走出办公室,看见小张正在给那本《人间草木》包书皮,他红着脸说:“李老师说这本书挺好的,让我也看看,说能学着怎么生活。“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身上,像给他镀了层金边,温暖又明亮。
中午带那对年轻情侣看两居室,女孩还是穿着帆布鞋,男孩背着双肩包。“我们决定就买这套了。“ 男孩笑着说,手里攥着张银行卡,“虽然首付有点紧,但我们年轻,能奋斗,慢慢攒,总会好的。“
看着他们眼里的光,突然想起李老师的话:“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原来我卖的不只是房子,是他们的希望,他们的未来,他们的人间烟火,是让他们在这城市里,有个可以扎根的地方。
下午去给王太太送合同,她正在给孙子弹钢琴,琴声断断续续的,却很认真。“你看我这孙子,刚学就弹得像模像样。“ 她的脸上满是骄傲,“多亏了你那两万块,不然还买不来这二手钢琴,等他学会了,弹给你听。“
离开时,她非要塞给我袋核桃:“自家种的,补脑,你天天卖房子,费脑子。“ 核桃沉甸甸的,像她的心意,朴实又温暖。
下班时路过 “发酵时光“,林小满正在摆刚出炉的全麦面包,麦香混着核桃的味道飘过来。“给你留的。“ 她递过来个纸包,指尖不小心碰到我的手,像触电似的缩回去,“昨天... 我好像听见你唱歌了,挺好听的,比我烤面包强多了。“
我接过面包,温热的触感透过纸传来,心里暖烘烘的。“明天我还来买。“ 说完这话,看见她耳根红了,像抹了层草莓酱,在夕阳里闪着甜甜的光。
往地铁站走时,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阿哲已经坐在台阶上,抱着把崭新的木吉他,琴盒敞开着,里面躺着几枚硬币和颗奶糖。他唱的还是《南方姑娘》,调子准得像浸过月光,琴箱共鸣里藏着晨露的清透。
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往琴盒里放了块巧克力,说:“哥哥,你唱得真好听。“ 阿哲停下拨弦的手,说了声谢谢,声音里带着笑意,不像之前那么沙哑了,像被阳光晒过的琴弦。
我站在不远处听了会儿,他唱到 “南方姑娘,你是否爱上了北方“ 时,抬头朝我笑了笑,眼里的光像颗星星。我也朝他笑了笑,从兜里掏出那颗奶糖,放进他的琴盒里,像完成一个约定。
转身离开时,听见他唱起了《平凡之路》,琴声在晚风中流淌,像条温柔的河,流过这座城市的每个褶皱,流进每个努力生活的人心里。
我摸了摸兜里的全麦面包,突然觉得,生活就像这面包,有时会烤焦,有时会不够甜,但只要用心做,总能尝到麦香的醇厚。而那些不经意的温暖,就像面包里的核桃,虽然微小,却让生活多了份惊喜,多了份嚼头。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要去带客户看房,要去给大爷送合同,要去买林小满的全麦面包,还要... 或许还会穿越到某个未知的角落,体验另一种生活。但不管怎样,我都会带着这份温暖,认真地走下去,因为我知道,每个平凡的日子里,都藏着不平凡的诗意,像琴盒里的硬币,像口袋里的奶糖,像面包里的核桃,在不经意间,给你甜,给你暖,给你继续走下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