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旧书箱里的故事 (第3/3页)
着多少人的故事,多少人的青春。
傍晚,穿西装的男人又来了,手里捧着束鲜花:“老先生,对不起,昨天我态度不好。“ 他把花放在柜台上,“我不急着要员工手册了,您慢慢做,保证质量就行。“ 我笑着点头,突然觉得,真诚总能打动人心。
打烊时,小雅来还书:“老先生,这本书真好看,保尔太厉害了。“ 她的眼睛里闪着光,像颗小星星。我摸了摸她的头:“以后想看什么书,随时来。“
锁门时,发现门口台阶上放着个信封,里面装着五十块钱,还有张纸条:“昨天多给的,谢谢您的书。“ 是那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写的。看着信封,突然觉得,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就像这书页间的温暖,总能在不经意间打动你。
四、晨光中的书香与感悟
再次醒来时,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脸上,暖洋洋的,像老先生晒书时的光线。我眯着眼愣了半天,才想起昨晚的一切 —— 雕花木窗、泛黄的书页、带檀香的旧书味,还有陈老先生那双布满老年斑却灵活的手。
抬手摸了摸指尖,指节的硬茧还在,却仿佛残留着书页的粗糙触感,指甲缝里像沾着点时光的粉末,轻轻一吹,就能看见藏在书页间的故事。
手机震动,是刘阿姨的消息:“小周啊,昨天那套房,老头子说挺好的,今天上午去签合同吧。“ 我盯着屏幕笑了笑,在 “好的刘阿姨“ 后面加了个笑脸。以前总觉得她挑剔,现在突然懂了,她要的不是完美的房子,是能让老头子安心养花的小院,是能装下晚年时光的家。
起身时,枕头底下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滑落在地,书页散开,正好是保尔在雪地里修铁路的那一页。我捡起来摩挲着卷角的书边,想起小雅说 “保尔太厉害了“ 时眼里的光,想起陈老先生给她包书皮时颤抖的手。原来书的力量从来都不只是文字,是能让不同年龄的人产生共鸣的温暖,是能穿越时光的陪伴。
穿衬衫时特意放慢动作,领口的毛刺刮到脖子,居然不觉得疼了。对着镜子系领带,看着镜中眼角带点疲惫却眼神清亮的自己,突然觉得陌生。以前总羡慕陈老先生的清静,觉得他不用应付客户刁难,不用背业绩指标,现在才明白,他每天面对的挑剔一点都不少 —— 皱了页的杂志、被偷的书、催单的急件,只是他把委屈藏在了翻书的从容里。
厨房里飘来咖啡香,是林小满给的咖啡豆,我学着陈老先生的样子,慢慢磨豆、注水,看着褐色液体滴落在杯里,像在进行一场仪式。以前觉得喝咖啡是为了提神,现在才品出点别的味道 —— 苦里带点酸,酸里藏着甘,像极了开书店的日子,也像极了我卖房子的日子。
地铁上,背帆布包的学生还在看《百年孤独》,我凑过去笑:“马尔克斯写这本书时,改了十遍呢。“ 他愣了愣,随即笑了:“难怪这么耐看,我都看第三遍了。“ 我们聊了一路的书,到站时他说:“哥,你不像卖房子的,像开书店的。“ 我笑着摆手,心里却甜滋滋的 —— 认真体验过的生活,真的会留下痕迹。
到店时,小张正对着电脑欢呼:“周哥,成了!大学生和业主谈拢了,两千一!“ 他把合同递给我,上面沾着点咖啡渍,像幅小小的地图。老吴端着搪瓷杯走过,看见我手里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直点头:“好书啊,我年轻的时候也爱看。“
路过 “墨香书斋“,陈老先生正在门口晒书,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身上,像镀了层金边。他看见我手里的书,挥挥手:“看懂了?“ 我点点头,突然明白他那句话的意思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不是逃避,是经历风雨后的从容,是知道生活不易却依然热爱的勇气。
走进书店,特意摸了摸那些晒得暖暖的书,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心里踏实。陈老先生泡了杯绿茶,茶叶在水里慢慢舒展,像朵绿色的花。“刘阿姨的合同签了?“ 他笑着问,语气里带着了然。我点点头,不想说客套话,只想告诉他:“谢谢您让我明白,不管是卖房子还是开书店,只要用心,就能找到意义。“
他没说话,只是指了指书架上的《菜根谭》,那一页写着:“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 阳光透过雕花木窗照在书页上,那些字仿佛活了过来。
下午带刘阿姨签合同,她看着院子里的阳光笑:“老头子可以在这儿种月季了。“ 拐杖在地上敲出轻快的节奏,不再像之前那么沉重。签完合同,她非要拉我看准备的花籽,五颜六色的,像把星星撒在桌上。“小伙子,谢谢你耐心。“ 她说,“以前总觉得买房子是大事,不能马虎,现在才明白,找个耐心的人比找个完美的房子更重要。“
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给老巷的屋顶镀上层金。手机震动,是林小满发来的照片,她烤的蔓越莓饼干摆成书的形状,配文 “生活就像一本书,翻页就有新故事“。
我摸了摸兜里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突然觉得,这次穿越教会我的,不是书店的清静,也不是书的知识,是对 “不易“ 的理解。以前总觉得别人的生活比自己容易,其实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轨道上辛苦着,只是方式不同。开书店的要担心书受潮,卖房子的要担心客户不满意,就像保尔在雪地里修铁路,陈老先生在雨里抢救书,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着生活的难。
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在辛苦里找甜。是刘阿姨递来的花籽,是小张欢呼的笑脸,是陈老先生泡的绿茶,是读者夹在书里的纸条。这些微小的温暖,就像书架间的尘埃,平时看不见,阳光一照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要带客户看房,要给刘阿姨送钥匙,要去 “墨香书斋“ 还书,或许还会穿越到某个未知的角落。但不管去哪里,我都会带着这份感悟 —— 生活从来都不完美,却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因为那些藏在不易里的温暖,才是最珍贵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