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老楼里的烟火气 (第1/3页)
江城穿越之老楼里的烟火气
一、斑驳的墙皮与生锈的钥匙
红光里小区的槐树叶总带着股煤烟味,我蹲在报亭旁数传单,看老郑佝偻着背从楼道里钻出来。他的藏青色厂服洗得发灰,袖口别着 “楼长” 红袖章,边角磨得起了毛。手里那串钥匙沉甸甸的,晃悠着撞击出叮当声,有单元门的、水箱的、配电室的,最旧的那把铜钥匙,据说是 1983 年搬来时配的,现在还能打开顶楼的储物间。
上周暴雨,我躲在单元门廊下避雨,撞见他蹲在积水里掏下水道。污水混着烂菜叶溅了满身,他却顾不上擦,手里的铁丝勾出团塑料袋,嘟囔着 “难怪堵得厉害”。旁边停着辆黑色轿车,车窗降下,递出张烫金名片:“郑师傅,签了这份同意书,补偿款多给你两万。” 他把名片扔进泥水里,鞋跟碾了碾:“我要的不是钱,是大家住得踏实。”
帮独居的张奶奶送传单时,我见过他在给老人修收音机。桌上摆着个掉漆的饼干盒,里面藏着他的退休金存折,最新一笔取款记录是 “300 元”,备注栏写着 “张奶奶买药”。旁边压着张医院的检查单:“腰椎间盘突出,建议卧床休息”,但他的牛皮记事本上,却用红笔圈着 “周三协调加装电梯事宜,周四处理三楼漏水纠纷”,字迹力透纸背。
扫街时捡过他扔掉的缴费单,揉得皱巴巴的,上面用铅笔标着 “垫付楼道灯电费 37 元”“帮二楼王婶修水管材料费 15 元”。那天傍晚,我看见他在菜市场捡别人丢下的烂菜叶,装进布兜里 —— 后来才知道,是给独居的李大爷带的。这种 “用自己的退休金贴补全楼” 的傻气,曾让我蹲在楼下时心里发堵:原来有人为了别人的烟火气,把自己活成了蜡烛。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躺在中介门店的折叠床上,窗外的蝉鸣混着老楼的嘈杂声。月光透过纱窗照进来,在墙上投下钥匙串的影子,像极了老郑佝偻的脊梁。
二、钥匙串上的荆棘与暖意
再次睁开眼时,腰后的旧伤像被锥子扎着疼。我猛地坐起来,发现自己趴在褪色的八仙桌上,手里攥着半截铅笔,面前摊着张 “业主意见统计表”,“同意改造” 那一栏只画了三个勾。门被砸得咚咚响,三楼的刘叔正踹着门板:“老郑!你是不是收了开发商的好处?我家的承重墙凭什么让他们拆!”
我这才惊觉,自己变成了老郑。
摸向腰后,那里的淤青还在发烫 —— 上周阻止施工队强拆时被推下楼梯磕的,贴的膏药已经渗出血迹。桌角堆着三份文件:开发商的 “自愿搬迁协议”(补偿款每平米比周边小区低三成,用蝇头小楷写着 “最终解释权归甲方”)、住建局的 “限期整改通知”(红章刺眼,月底前必须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