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最严安保 (第2/3页)
厂正式更名为'501农机厂'。所有人必须签订保密协议,严禁泄露任何技术信息。"
台下顿时议论纷纷。陈樾注意到,林秀兰等几个大学生脸色有些不安。他悄悄走过去:"怎么了?"
"陈总工,"林秀兰压低声音,"我们有些同学分配到其他单位,以前经常通信...现在是不是不能联系了?"
陈樾点点头:"暂时不能提工作上的事。不过你们可以聊些家常嘛,就说在农机厂修拖拉机。"
散会后,厂区已经大变样。各个路口都设了岗哨,围墙加装了铁丝网,重要车间门口站着双岗。孙团长正带着几个参谋在厂区巡视,不时在地图上标记着什么。
"陈总工,"孙团长看见陈樾,热情地招手,"来看看我们的布防方案!"
陈樾走过去,只见一张厂区平面图上密密麻麻标满了红蓝箭头和符号。
"这里是重点防护区,"孙团长指着中央车间的位置,"我安排了一个加强排,24小时值守。家属区这边..."他突然压低声音,"听说你们有些技术人员住在外边?这不行,太危险了。我建议都搬到厂区宿舍来。"
陈樾想了想:"有些老师傅家里有老人孩子,搬过来不方便..."
"那就派警卫!"孙团长斩钉截铁地说,"技术骨干的安全必须保证。现在南边还没完全消停,谁知道秃子会不会派特务来搞破坏?"
这话提醒了陈樾。他确实听说过秃子党残余势力在东北活动的情报。看来内阁派一个作战团来,不是小题大做。
接下来的日子,兵工厂的安保措施越来越严密。进出要查证件,携带物品要检查,连食堂采购的菜都要经过安检。有些工人开始抱怨不方便,但孙团长铁面无私:"想发牢骚可以,先把保密条例背一遍!"
1月15日,陈樾正在办公室研究新式冲锋枪的设计图,突然听到窗外一阵骚动。他推开窗户,看见孙团长正带着几个士兵押着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往保卫科走。
"怎么回事?"陈樾赶紧跑下楼。
"抓了个可疑分子,"孙团长一脸得意,"这家伙在围墙外转悠好几天了,今天还想混进厂里。"
那个中年人看见陈樾,突然激动起来:"陈工!是我啊,哈尔滨机械厂的老刘!去年咱们在技术交流会上见过!"
陈樾仔细一看,还真是熟人。刘工是哈尔滨有名的机床专家,去年确实来厂里交流过。
"孙团长,这是误会,"陈樾连忙解释,"这位是哈机的刘工程师,自己人。"
孙团长将信将疑:"那他鬼鬼祟祟的干什么?"
刘工程师苦笑着从包里掏出一叠文件:"我是奉命来学习你们的新机床技术的,这是介绍信...谁知道刚到大门口就被按住了..."
原来,内阁决定在全国推广奉天兵工厂的技术经验,哈尔滨机械厂是第一个试点单位。但因为保密规定,事先没通知厂里。
"这事闹的..."孙团长有些尴尬地松开刘工程师,"不过也说明我们的安保工作到位嘛!"
陈樾赶紧打圆场:"孙团长也是职责所在。刘工,走,我先带你去食堂吃顿饭压压惊。"
这件事后,孙团长对安保工作更加上心了。他不仅加强了对外来人员的审查,还组织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