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特种钢 (第3/3页)
簧5000次就断了,这个20000次连微裂纹都没有!"
2月1日,刀具钢取得重大突破。用这种含钒的合金钢制作的切削工具,在加工枪管时效率提高了50%,而且连续工作八小时不用磨刀。
"省大事了!"机加工车间的刘主任爱不释手地摸着新刀具,"以前一天要换三次刀,现在一把刀能用三天!"
最让陈樾高兴的是2月5日这天。他们用江西钨矿替代进口钨,研制出一种新型炮管钢。虽然耐热性比原版稍逊,但成本只有三分之一,而且完全摆脱了对进口资源的依赖。
"这下不用看毛熊脸色了!"赵厂长看着试炮数据——连续射击100发后炮管依然完好,乐得合不拢嘴,"明天我就给部里打报告,咱们的特种钢要量产!"
然而,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月7日,一种高硬度装甲钢的试制遭遇惨败。钢锭在淬火时突然炸裂,飞溅的碎片差点伤到工人。
"怎么回事?"陈樾蹲在碎裂的钢锭前,仔细检查断口。断面呈晶状断裂,这是典型的脆性破坏。"成分没问题...冷却速度太快了?"
他连夜查阅资料,重新调整了热处理工艺。将直接水淬改为先油淬再空冷,同时加入回火工序。第二天再试,钢锭完好无损,测试性能超出预期。
2月10日,随着最后一种耐热钢通过高温持久强度测试,陈樾清单上的十二种特种钢全部试制成功。更令人惊喜的是,实际性能普遍超出设计指标20%以上。
在庆功会上,赵厂长举着难得的白酒,声音哽咽:"同志们,咱们创造历史了!从今天起,咱们夏国有了自己的特种钢体系!再也不用受制于人了!"
大家一饮而尽,不少老工人偷偷抹眼泪。他们经历过用道轨钢造枪的艰难岁月,深知这些特种钢的意义。
陈樾悄悄离席,回到办公室。他摊开那张未完成的冲锋枪设计图,现在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了——枪管用新研制的耐热钢,枪机用耐磨钢,复进簧用超高疲劳强度的弹簧钢...
窗外,炼钢车间的烟囱依然冒着滚滚白烟。在夕阳的映照下,那烟雾仿佛化作了一条腾飞的巨龙。陈樾知道,这些特种钢不仅会用在枪炮上,更会推动整个国家的工业发展。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报告!"门外突然响起张卫国的声音。 "进来。" 张卫国捧着一个木盒,神秘兮兮地放在桌上:"陈总工,这是用新钢材做的'小礼物'。"
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把精致的匕首。刀身泛着幽蓝的光泽,刀刃锋利得能吹毛断发。刀柄上刻着"自力更生"四个小字。
"好刀!"陈樾由衷赞叹。这匕首的工艺水平,已经丝毫不逊于国外名品。
张卫国挺起胸膛:"是用咱们自己的刀具钢做的。车间师傅说,这钢比汉斯猫国货还好使!"
陈樾小心地收起匕首,望向窗外。暮色中,炼钢车间的灯火通明,宛如黑夜中的明珠。他仿佛看到了不远的将来,这些特种钢将化作保家卫国的利器,将夏国的工业水平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