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仿制AK (第2/3页)
它!原设计有些地方太粗糙了,咱们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接下来的三天,陈樾几乎足不出户。实验室里不断传出绘图的声音和偶尔的欢呼。2月24日下午,他终于抱着一摞图纸冲进厂长办公室。
"完成了!"陈樾把图纸铺满整个办公桌,"这是改进版的AK,我命名为50A式。枪管用了咱们的新材料,寿命提高30%;机匣厚度减少但强度不变,整体轻了0.5公斤;还有这个新设计的准星..."
赵厂长一张张翻看图纸,越看越激动:"太好了!我这就组织生产!"
"等等,"陈樾按住他的手,"这次我想试试实验室研究员和车间工人的能力。您把图纸分发下去,让他们自己研究,我只在关键环节把关。"
赵厂长会意地笑了:"好主意!是该培养咱们自己的技术力量了。"
当天晚上,兵工厂召开了紧急技术会议。各车间主任和技术骨干挤满了会议室,陈樾站在黑板前详细讲解50A式的设计要点。
"特别注意这个枪机框,"他用粉笔圈出一个部位,"咱们要用新开发的合金钢,热处理工艺我已经写在技术要求里了。"
机加工车间主任老王举手提问:"这个凹槽工差要求这么高,普通车床能做吗?"
"用新研发的硬质合金刀具,慢速切削,"陈樾胸有成竹,"我设计了专用夹具,一会儿给大家演示。"
会议一直开到深夜。散会后,技术员们三三两两讨论着,个个摩拳擦掌。这可是兵工厂第一次完全自主研发新枪,谁不想露一手?
2月25日清晨,生产正式启动。陈樾穿梭在各个车间之间,时而纠正一个加工程序,时而调整一台机器参数。让他惊喜的是,很多工人提出了不错的改进建议。
"陈总工,"老钳工张师傅指着图纸说,"这个退壳挺如果用弧形面,是不是更不容易卡壳?"
陈樾仔细一想,拍案叫绝:"妙啊!张师傅,就按您说的改!"
随着时间推移,50A式的零件一个个被加工出来。陈樾设立了严格的检验制度,每个零件都要经过三道检查。有些工人起初不理解,直到看见第三车间的一批枪机因为尺寸偏差0.1毫米被全部返工,才明白陈樾的良苦用心。
3月5日,第一支50A式样枪进入总装阶段。装配车间灯火通明,十几个技术最好的工人围在工作台旁,像做手术一样小心翼翼地将零件组装起来。
"导杆要对准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