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雷达 (第3/3页)
达的精度足够给高射炮指引目标。"他在本子上画了个三角形,"只要三个雷达站配合,就能精确定位敌机位置!"
11月18日,第一台原型机开始组装。陈樾亲自监督每个环节,从绕制特种线圈到焊接微型电子管。工人们虽然看不懂那些复杂电路,但都铆足了劲儿干活——前线每天都有战友牺牲在空袭中,他们这是在跟死神抢时间啊!
老钳工刘师傅戴着老花镜,小心翼翼地加工着雷达底座,嘴里念叨着:"再精确点...再精确点...这可关系到前线娃娃们的性命啊..."他的徒弟小王在旁边看得直咽口水,生怕师傅一个手抖把零件做废了。
11月25日深夜,保密车间里灯火通明。随着最后一个真空管安装到位,红星1号雷达终于组装完成。这个方头方脑的铁家伙看起来其貌不扬,外壳还是用缴获的敌机蒙皮改的,但陈樾抚摸着它的外壳,像是在抚摸一件无价之宝。
"开机测试!"他一声令下,技术员们紧张地操作起来。示波器上渐渐出现杂乱的波形,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车间里静得能听见电子管发热的"滋滋"声。
突然,一个清晰的脉冲信号跳了出来!
"有了!"负责调试的小李尖叫一声,声音都变了调,"东南方向15公里,高度2000米,有东西在移动!速度...速度约每小时300公里!"
陈樾冲到窗前,正好看见一架夜航的运输机从远处掠过。雷达显示屏上,代表飞机的光点与实际情况分毫不差!
"成功了!"整个车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老周激动得老泪纵横,一把抱住陈樾:"陈总工,你这是给前线将士送去了千里眼啊!"几个年轻技术员把陈樾抬起来往天上抛,吓得他直喊:"小心我的眼镜!"
11月28日,三台红星1号雷达秘密运抵前线。安装地点选在三个制高点,用伪装网罩得严严实实,从外面看就像三个普通的观察哨。当天下午,雷达站就立下大功——提前二十分钟发现了来袭的敌机群,让部队及时隐蔽,避免了重大伤亡。
雷达操作员小赵后来在日记里写道:"...那蜂鸣器一响,我的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按照陈总工教的方法,我们算出了敌机的航线、高度和速度...指挥部的电话刚打完没多久,天边就出现了黑点...看着炸弹落在空无一人的假阵地上,我们几个抱在一起又哭又笑..."
更神奇的是,通过连续多日监测敌机起降轨迹,雷达操作员居然推算出了一个隐蔽的鹰酱前线机场的位置!几个雷达站的数据汇总到指挥部,作战参谋用红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个圈:"就在这里!距离我军防线不到四十公里,怪不得他们的反应这么快。"
当天夜里,一个炮兵营悄悄前出。二十门107火箭炮同时开火,密集的火箭弹像流星雨般划过夜空。远处传来连绵不断的爆炸声,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第二天侦察兵回报:击毁敌机三十余架,机场跑道完全瘫痪!
消息传回兵工厂,陈樾却已经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他面前摊开着雷达操作员反馈的使用报告,正琢磨着如何改进天线设计。小张兴冲冲跑进来:"陈总工!前线又来嘉奖令了!说咱们的雷达比鹰酱的还准!指挥部要求再生产二十台!"
陈樾头也不抬地笑了笑,手里的计算尺滑动得飞快:"这才刚开始呢..."他的目光落在工作台角落的一堆零件上——那是从击落的B-29轰炸机上拆下来的轰炸瞄准具。又一个新想法在他脑海中渐渐成形...
窗外,冬日的阳光照在崭新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地制造更多的雷达组件。车间门口的黑板上写着醒目的大字:"多生产一台雷达,前线少牺牲十个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