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歼1战机 (第2/3页)
完善动力系统。"他环视众人,声音虽然嘶哑却充满力量,"前线等不起,我们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全部设计!"
设计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兵工厂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技术人员在激烈讨论:
"这个液压管路要改,太容易受战损了!"
"座舱盖的厚度再加5毫米,飞行员安全第一!"
"武器挂架得重新设计,要能兼容毛熊和咱们自己的弹药..."
陈樾像个陀螺一样在各个组之间来回奔波。常常刚解决完机身的强度问题,又被叫去处理航电系统的兼容性故障。有一天他正蹲在厕所解决个人问题,外面就有人隔着门板请教发动机挂架的设计细节,他只好一边提裤子一边回答问题。
最紧张的是动力系统组。由于"泰山"发动机是全新设计,与机身的匹配需要反复调整。有一天深夜,陈樾带着几个技术员正在计算进气道的气流参数,突然发现一个严重问题——高速飞行时可能出现进气不足!
"立即重新设计进气道!"陈樾当机立断,"把截面扩大5%,增加这个位置的导流板..."
连续工作了36小时后,问题终于解决。陈樾靠在墙上就睡着了,手里还攥着计算尺。
5月28日,当最后一张图纸签字确认时,会议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陈樾看着眼前这一百多位眼睛通红的技术专家——有人头发乱得像鸟窝,有人胡子拉碴,还有人衣服上沾满了油渍——声音有些哽咽:"谢谢大家...这二十天..."
话没说完,他就眼前一黑,直接栽倒在图纸堆里。等他在医务室醒来时,发现床边站着空军派来的试飞员王海——这位参加过数十次空战的老飞行员眼中闪着期待的光芒。
"陈总工,"王海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我奉命来接收新战机。"他忍不住问道,"听说比佩刀还厉害?"
陈樾挣扎着坐起来,虽然头还晕得厉害:"走,我带你去看看。"
在装配车间,王海看到了一架造型优美的银色战机。它既有米格-15的流线型机身,又融合了F-86的翼型特点,机头进气口下方喷涂着醒目的"歼1-001"编号。阳光透过车间天窗照在机身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乖乖..."王海绕着飞机转了一圈,突然皱眉,"这机炮位置是不是太靠后了?"
陈樾笑了:"特意这么设计的。射击时后坐力不会影响飞行稳定性。"他指着座舱,"上去看看?"
王海敏捷地爬进座舱,立刻发现了不同:"这仪表盘...比毛熊的清楚多了!所有重要数据都在眼前!"
"综合了鹰酱的布局优点,"陈樾趴在舱边解释,"重要数据都在飞行员正前方,次要信息分布在两侧。"他指着操纵杆,"这个设计你可能要适应一下——结合了两种操纵系统的优点。"
6月20日,歼1-001号原型机终于组装完毕。试飞当天,整个兵工厂的人都挤在跑道旁。陈樾的手心全是汗,把笔记本都攥出了褶皱,眼睛死死盯着那架银色战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