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50章 毛熊想要歼1

第50章 毛熊想要歼1

    第50章 毛熊想要歼1 (第1/3页)

    1951年11月的奉天,第一场雪已经悄然落下。陈樾裹着军大衣快步走向机库,呼出的白气在眼镜上结了一层薄霜。他跺了跺脚上的积雪,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心想这样的天气对飞机维护可不是什么好事。

    "陈总工!"地勤班长王师傅老远就喊了起来,"您来得正好,3号机的液压系统又出问题了!"

    陈樾三步并作两步走进机库,扑面而来的是机油和金属混合的气味。六架银灰色的歼1战机整齐地停放在机库中央,地勤人员正围着其中一架忙碌着。

    "什么情况?"陈樾蹲下身,看着王师傅指着的部位。

    "就是这个液压阀,低温下老是漏油。"王师傅用满是油污的手套擦了擦额头的汗,"昨晚上零下十五度,今早检查时就发现漏了一地。"

    陈樾接过扳手,亲自检查起来。金属部件冻得扎手,他不得不摘掉手套,手指很快就被冻得通红。"这个密封圈材质不行,得换耐低温的。"他转头对跟在身后的技术员说,"去仓库把新到的那批丁腈橡胶圈拿来试试。"

    远处传来发动机的轰鸣声,试飞员老刘驾驶着07号歼1正在跑道上滑行。陈樾走到机库门口,看着这架加装了新型增程油箱的战机腾空而起,机翼上的红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五颗,代表击落了五架敌机。

    "陈总工!陈总工!"老周气喘吁吁地跑来,军棉帽都跑歪了,"紧急通知,首长们都在会议室等您呢!说是毛熊那边来人了,阵仗不小..."

    会议室里的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陈樾推门进去时,满屋的烟雾呛得他咳嗽了两声。几位首长面色严肃地围坐在长桌旁,对面是两个穿着毛熊军装的高大男子,其中一个正用蹩脚的中文说着什么。

    "陈樾同志,"李部长招手示意他坐下,"这位是毛熊远东军区副司令彼得罗夫同志,这位是航空专家伊万诺夫同志。"李部长顿了顿,压低声音,"他们...对我们的歼1很感兴趣,想谈技术交流的事。"

    彼得罗夫操着生硬的中文开门见山:"陈同志,你们的战斗机,比米格好很多。我们想...技术交流。"他说完就直勾勾地盯着陈樾,那双灰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陈樾心头一跳。他注意到伊万诺夫的眼睛一直盯着自己随身携带的图纸夹,那里面正装着歼1最新改进型的设计图。这位毛熊专家的手指不停地敲打着桌面,显得迫不及待。

    会后,李部长把陈樾单独留了下来。窗外,又一架歼1呼啸着掠过天空,银灰色的机身在云层间时隐时现。

    "陈樾啊,"李部长叹了口气,从兜里掏出一包"大前门",递给陈樾一支,"前线战报你也看到了,咱们的歼1确实打出了威风。但毛熊那边...毕竟现在是我们最大的援助方..."

    陈樾接过烟,却没有点燃,只是拿在手里把玩着:"部长,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歼1的技术比米格-15领先至少五年,就这么交出去..."

    "所以想听听你的意见。"李部长压低声音,凑近了些,"如果用技术换东西,你觉得咱们最缺什么?说实话,上级也很为难。"

    陈樾沉思片刻,突然想起前几天查看军工生产报表时注意到的一个细节:"部长,咱们欠毛熊的军事贷款,现在有多少了?"

    李部长苦笑一声,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账册:"天文数字啊。光是这半年的弹药和油料,就够咱们还上十年..."他翻开其中一页,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物资的数量和折算金额。

    "第一个条件,"陈樾竖起一根手指,"抵扣军事贷款。能抵多少抵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