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卫星 (第3/3页)
一块转换效率达标的太阳能电池板完成测试时,整个实验室沸腾了。技术员小张激动得手舞足蹈,不小心碰翻了试剂架,几瓶溶液摔在地上,散发出刺鼻的氨水气味,但没人顾得上收拾。电池板在模拟太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测试仪器的指针稳稳地停在了设计指标的位置上,发出轻微的咔嗒声。老李突然蹲下身,假装系鞋带,实际上是在偷偷抹去眼角的泪水。
3月20日,卫星基地的测试大厅里人头攒动,说话声在拱形屋顶下形成嗡嗡的回响。陈樾站在最新组装的卫星前,这颗直径约1米的银色球体在强光照射下闪闪发亮,外壳上整齐排列的太阳能电池片像是给它披上了一件铠甲。技术人员正在做最后的检查,他们的工具在金属表面轻轻敲击,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某种奇特的打击乐。
"电视信号测试开始。"总工程师的声音通过广播系统传遍整个大厅,带着些许电流杂音。大屏幕上立即出现了卫星传回的图像——基地停车场的一辆吉普车,连雨刷器上的橡胶条纹都清晰可辨。紧接着,广播系统里传出了兔子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声,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扬自力更生精神..."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突然摘下眼镜,用洗得发白的军装袖口擦了擦眼睛。他的军装已经褪色,但肩章上的将星依然闪亮。没有人嘲笑他的失态,因为很多人都红了眼眶。陈樾注意到,卫星外壳上反射的光斑在天花板上跳动,随着卫星的缓慢旋转画出优美的弧线,像是有了生命一般。
4月的发射场晴空万里,但戈壁滩的寒风依旧刺骨。陈樾站在观测台上,军用望远镜的金属外壳冻得粘手。镜头里可以看到远处的发射塔架,乳白色的长征火箭已经整装待发,箭体上鲜红的"夏国航天"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广播里传来倒计时的声音,每个数字都在荒漠上回荡:"...5、4、3、2、1,点火!"
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火箭尾部喷出橙红色的烈焰,滚滚白烟瞬间淹没了发射台。陈樾感到脚下的水泥地面在剧烈颤抖,牙齿都在咯咯作响,连内脏都跟着共振。火箭缓缓上升,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化作一个小点消失在蔚蓝的天空中,只留下一道逐渐扩散的白色尾迹,像是一根指向苍穹的手指。
当天深夜,集成电路中心的会议室里挤满了人,连窗台上都坐着技术员。大家都屏住呼吸,盯着那台连接卫星信号的显示器,屏幕的荧光在每个人脸上投下蓝幽幽的光。突然,屏幕亮了起来,显示出从太空拍摄的地球影像——蔚蓝的海洋,褐色的陆地,还有如棉花糖般蓬松的云层。接着,广播信号也接通了,熟悉的《东方红》旋律在房间里回荡,有几个年轻人跟着轻声哼唱起来。
陈樾悄悄走出会议室,来到院子里。春夜的星空格外璀璨,银河像一条闪亮的丝带横贯天际。他仰着头,在群星中寻找那颗属于夏国的人造卫星。寒风拂过他的脸颊,带着远处桃花的淡淡香气。研究中心大楼的窗户透出温暖的灯光,像是落在地上的星辰。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转瞬即逝,但陈樾知道,那颗带着夏国人智慧和汗水的卫星,将会在太空中运行很久很久,见证着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