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航母4 (第2/3页)
手动泄压杆,金属碰撞声在车间里回荡。高压蒸汽从管道侧面喷出,在车间里形成一片白雾,几个年轻工人被烫得直跳脚,有人不小心踢翻了水桶,水流在高温地面上瞬间汽化,发出"嗤嗤"的声响。
6月10日凌晨三点,监控室的电话突然响起,刺耳的铃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陈樾从临时搭的木板床上惊醒,军大衣从身上滑落,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他赤脚跑到高炉前,冰凉的水泥地面让他的脚底瞬间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高炉前已经围了三十多个工人,他们安静地站着,像在举行某种神圣的仪式。陈樾挤到最前面,看到第一炉合格的甲板钢终于出炉。通红的钢水像岩浆般缓缓流入模具,照亮了周围每一张疲惫而兴奋的脸。钢水的光芒在工人们的瞳孔中跳动,把他们的眼睛都染成了橙红色。
陈樾注意到钢水表面泛着奇特的蓝色光晕——那是特种合金完美融合的标志,光晕随着钢水的流动不断变换形状,像极光般绚丽。这光芒映在车间顶棚上,把锈迹斑斑的金属横梁都镀上了一层梦幻的色彩。钢水流动时发出的"咕嘟"声与模具冷却时的"滋滋"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奇特的交响乐。
车间主任老王激动地掏出珍藏的茅台,瓶身上的红绸带已经被摸得发白,边缘处起了毛边。他颤抖着手往模具里滴了三滴,酒液接触钢水的瞬间"嗤"地化作一缕青烟,散发出浓郁的酒香,在车间里弥漫开来。"好钢!"老王竖起大拇指,黝黑的脸上映着钢水的红光,皱纹里积攒的煤灰在强光下格外明显,像一道道黑色的沟壑。
陈樾笑着从口袋里摸出个被汗水浸软的小本子,纸张边缘已经卷曲发黄。他撕下一页写上"渔业冷藏船专用-01",字迹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递给旁边的钢印工时,他注意到老工人缺了颗门牙的笑容,牙龈上的缺口黑洞洞的,像是岁月的印记。老工人会意地点点头,接过纸条时手指上的烫伤疤痕清晰可见,那是长期接触高温留下的勋章。
7月20日,第一批钢材运抵南方造船厂时正值台风过境。码头上,十二辆解放卡车排成长龙,帆布篷被狂风吹得啪啪作响,像一面面战鼓。雨水顺着篷布边缘流下,在地上汇成一条条小溪。陈樾站在码头仓库里,听着暴雨砸在铁皮屋顶上的轰鸣,那声音就像无数面战鼓同时擂响,震得人耳膜发胀。
他伸手抚摸冰冷的钢板,金属表面凝结的水珠顺着手指流下,在水泥地上汇成一小滩水洼。水洼里倒映着仓库顶棚的灯光,像一轮小小的月亮。钢板的棱角处还留着运输时的擦痕,几道白色的划痕在深灰色的金属表面格外显眼。
"陈总,倭国人的'白根级'今天下水了。"张建军小跑着过来,皮鞋踩在水洼里溅起一片水花。他递来一份湿漉漉的报纸,日文标题下配着驱逐舰下水的照片。照片上的彩带在雨中耷拉着,毫无喜庆的气氛,观礼台上的官员们穿着雨衣,表情模糊不清。陈樾扫了一眼就折起来垫在了摇晃的桌脚下,报纸上的油墨在潮湿中慢慢晕开,把桌面染出一片蓝色的痕迹:"咱们的'冷藏船'什么时候开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