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明作死日常,在下先死为敬 > 第 123 章 勋贵们的想法

第 123 章 勋贵们的想法

    第 123 章 勋贵们的想法 (第2/3页)

我现在宣布一件事,超过10岁的都给老子滚蛋,滚去皇家军事学院,老子这只收幼童。”

    朱元璋一愣:“你不是说16岁以内都可以吗?”

    “我现在改变主意了,不行吗?”

    “为何?”

    陈林冷哼一声:“你自己看看你这些开国功臣,他们教出来的孩子,能是什么好东西。

    人在10岁时,性格基本定型了,该是混蛋,怎么教都是混蛋,只有10岁以下的幼童才有改造的希望。”

    “与其教这些杀才的后辈,老子还不如将名额留给百姓家的孩子。”

    朱元璋赶紧拉着陈林先离开:“这个私下再说,私下再说。”

    主人公离开,众人总算松了口气。

    再看陈小兰时,早已没了先前的气势,全都老老实实排队报名。

    其实他们并不是非要送自家孩子过来,可陛下亲自下旨,又将陈氏学堂夸上天。

    不为自家孩子的学业,单论陛下亲自拉生源,就知道这个陈氏学堂的含金量。

    将来从这个学堂学成归来,必将在朝廷上有一席之地,不求位极人臣吧,至少也能延续家族利益,让自己在朝堂上保持存在,避免被边缘化。

    更别说能进陈氏学堂的都是达官显贵的后辈,让自家孩子在里边多认识些人,相互结交,今后就都是同窗啊!

    同窗是什么?

    那就是朝堂上天然的盟友。

    同窗有难,其他人不说舍命相救,开口求求情什么的总会有的。

    更别说这批人成长起来后,会形成多大一股势力,就冲这点,他们也要挤破脑袋多送几个孩子进来。

    关键是最近层出不穷的新事物,都跟这位外交部长有关。

    隐约间,他们都能感觉到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

    大明在变革,有大动作,很大的动作,似乎都跟所谓的新学有关。

    而这个动作的始作俑者,正是这位外交部长。

    如果这时候不搭上顺风车,将来可就真被边缘化了......

    人群中,几个淮西勋贵在朱元璋和陈林离开后,将重点放在所谓的‘皇家军事学院’。

    “刚刚那位陈先生是不是说了什么皇家军事学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