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什么是‘3+1’军地联合培养模式? (第2/3页)
顾轻舟赶紧缩了缩脖子,陪笑道,“没有嫌弃您,我哪敢嫌弃您哟,口误,嘿嘿,口误。”
“哼!”老张冷哼一声,才道,“说,啥子是‘3+1’军地联合培养模式,我啷个没有在文件上看到过有这种志愿呢?不是你龟儿子信口胡诌出来嘞吧。”
顾轻舟更奇怪了。
没有吗?
哦。
是了。
应该是禄州太偏远。
类似‘3+1’军地联合培养模式压根就没有在禄州普及过。
所以他不知道也正常。
所谓空军‘3+1’军地联合培养模式,是指空军联合地方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培养高素质、高学历的空军飞行人才模式。
‘3+1’模式的选拔程序是空军从已经通过了招飞体检的高中生理科(或者选考物理)飞行学员中遴选一批培养对象。
然后将这批遴选出来的培养对象组织到空军航空航天大学进行军政训练和体验飞行。
再综合这批培养学生的高考成绩、飞行成绩等等进行择优录取,然后送去北大、清华和北航入学,进行联合培养。
‘3+1’模式培养的飞行学员将在地方大学学习3年,然后在空大学习1年,将会获得地方大学和空大的‘双学籍’。
而且在地方高校学习期间,享受军队院校飞行学员相关待遇。
如果毕业考核合格的话,会颁发空大和地方高校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空军开展‘3+1’培养模式的初衷是利用顶尖高校的教育资源,为军队培养高素质的飞行人才。
不过只能说。
初衷是好的。
但是被某些‘歪嘴和尚’念错了经了。
‘3+1’培养模式是从2018年开始的。
今年是2019年。
是该模式进行的第二年。
所以暂时不知道该模式是好还是坏。
不过顾轻舟却是知道几年以后,该培养模式就彻底沦为了一个‘笑话’。
跟协和的‘4+4’模式一样,不但没有培养出多少高素质的飞行人才,反而沦为了某些二代混学历和资历的捷径。
所以顾轻舟填报清北和北航的‘3+1’,的确是报着玩的。
这是人家‘二代’们的捷径。
他区区一个p民。
哪有资格和人家抢捷径哟。
等顾轻舟填完志愿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左右了。
今天下午因为有市电视台的采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