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士为知己者死!(3更) (第2/3页)
“在我这里,不兴这个。”
赵锋的声音很平淡,他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
崔泰有些局促,迟疑了一下,还是依言在椅子边上坐了半个屁股。
赵锋没有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
“竹笼固基,以韧草合泥。这个法子,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崔泰没想到他问得如此直接,愣了一下,连忙回答:“回大人,草民年少时,不喜圣贤文章,偏爱翻阅一些杂书。曾在一本名为《水经注疏》的古籍残本上,看到过类似的记载。”
“哦?”
赵锋似乎来了兴趣,“那你跟我说说,为何要用竹子,而不是更坚固的木头?”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
却是在考校他是否真的理解了其中的原理。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便是读死书!
而赵锋后面的一系列举措,在现代属于正常操作。
但在古代。
每一项,都是惊世骇俗!
闻言,崔泰的心反而定了下来。
他不怕被考,就怕没有被考的机会。
于是定了定神,条理清晰地说道:“回大人。其一,竹子就地取材,成本低廉。其二,竹子柔韧,深埋于土中,遇水流冲击,能卸力而非硬抗,不易折断。其三,竹节中空,打入渠底两侧,还能起到一定的渗水疏导之效,可减缓堤内水压。若是换成木头,虽看似坚固,却失了柔韧,反而易被水流冲垮。”
一番话说完,书房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崔泰有些紧张地看着赵锋,手心里不知不觉又沁出了汗。
赵锋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那不是敷衍的笑,而是发自内心的欣赏。
“很好。”
他点了点头,“读死书,不如会用书。你,很好。”
赵锋放下手里的木棍,走到主位上坐下,目光灼灼地看着崔泰。
“九江郡初定,百废待兴。田要分,路要修,水要治。”
“我需要的是能做事,会做事的人,而不是只会空谈阔论的米虫。”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锤子,敲在崔泰的心上。
“我打算在三县之地推广曲辕犁,并重修水利。这个差事,我缺一个能总揽全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