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为臣之道?(6更!) (第2/3页)
是熟悉的,带着隶书风骨的字迹。
【全椒令,王魁,叩禀主公:城内秩序已稳,冬季流民安置妥当……】
【韬光城守......叩禀主公:新政推行顺利,民心归附……】
【浚遒令......叩禀主公:……】
一封封,一卷卷。
来自九江郡下辖的:全椒、韬光、浚遒、成德、橐皋、阴陵、当涂、钟离、合肥、东城、博乡、曲阳、建阳、阜陵……
十四座城池的主官。
都送来了详尽的汇报!
赵锋看得极为仔细。
时而点头。
时而用朱笔在旁边的空白羊皮上记下要点。
他的脸上,渐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错。
这些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基层官员。
虽然大多出身草莽,识字不多。
但胜在执行力强,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加上辅佐一名寒门士子。
赵锋的政令。
他们会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
清丈田亩,打击豪强,安置流民,恢复生产……
每一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整个九江郡,就像一台刚刚启动。
虽然略显笨拙,却充满了勃勃生机的机器。
现在运转的很慢,却会越来越快!
而在这些汇报之中。
有一个名字,出现的频率高得惊人。
“崔泰此人,不辞辛劳,亲至田间地头,指导水渠挖掘,实乃我辈楷模!”——当涂令。
“若无崔先生带来的曲辕犁图纸,并亲手教导匠人打造,今年秋收,恐减三成!主公得此良才,实乃天佑!”——合肥令。
“广陵崔氏,果然名不虚传,是有好人的!崔泰先生不仅精通水利农桑,更兼品性高洁,吾等自愧不如……”——钟离令。
崔泰。
这个当初主动请缨要归顺自己。
从一百名崔氏子弟中,脱颖而出的支脉庶子。
如今,正在用他的实际行动,回报着赵锋的知遇之恩。
他不知疲倦的带着赵锋的命令,带着那些利国利民的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