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一次长沙会战落幕(上) (第3/3页)
的紧张对峙。
赣北战线,幕阜山深处。
日军第33师团甘粕重太郎所部的处境,与湘北的第6师团相比更为狼狈。自攻势发起以来,他们不仅未能突破华夏军队依託幕阜山、九岭山构筑的坚固防线,反而在不断的迂回、试探中消耗了大量兵力和锐气。
补给线还被游击队和自发组织的百姓破坏得千疮百孔,粮食弹药极度匮乏,士兵们不得不一边忍受饥饿,一边在崎岖的山地里与据守险要的华夏军队周旋。
华夏第32军、第27集团军等部严格的执行了薛跃的命令,时而顽强阻击,时而诱敌深入,始终将日军牢牢牵制在山丘地域,使其进退维谷。
甘粕重太郎多次请求战术指导,甚至暗示了撤退的必要性,但来自武汉的命令一直是要求他们继续牵制当面的华夏军队,为湘北主战场创造机会。
如今,湘北的第6师团自身难保的消息隐约传来,第33师团上下更是军心浮动,士气低落到了极点。他们不仅无法突破,本身也陷入到了被华夏军队逐渐压缩的危险境地。
鄂南战线,洞庭湖东岸。
同样深陷泥潭的还有企图沿湖快速南下的日军第13、第22师团。华夏第79军凭借预先构筑的严密工事体系和水网丘陵地形,给予了他们迎头痛击。
反坦克壕成了日军战车的噩梦,密集的侧翼火力让第13、第22师团的步兵伤亡惨重。
更让他们绝望的是,身后的生命线始终处于被切断的威胁之下。活跃于敌后的游击纵队和民众武装,对岳阳至通城间的运输线造成了毁灭性打击,粮食、药品,尤其是炮弹,几乎无法送达前线。
士兵们饿着肚子,用越来越少的子弹进行着绝望的进攻,伤员得不到救治,哀鸿遍野。预期的“快速推进”早已是天方夜谭,他们现在连维持现有战线都感到力不从心。
华夏军队不仅顶住了他们的攻势,甚至开始发起了局部战术反击,一步步夺回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