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豪杰 (第2/3页)
这话听起来理所当然,甚至像句废话,关键是谁去打昆仑关?谁去打高峰隘?怎么打?顾家生可是一句未提啊。
杜聿民深谙其中机窍,也不着急,只一言不发地看着这位学弟,静待对方亮出底牌。
二人之间一时无话,空气仿佛凝固。
他们不开口,在座的其余高级将领竟也无一人敢出声插话。
为何?只因眼前这二位,不仅是当前所有部队中最能打的硬茬子,更是总裁嫡系中的嫡系、王牌中的王牌。他们不表态,谁又敢妄言?
须知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哪怕是桂军之中资历再老、威望再高的将领,也只能等着。
顾家生都被老杜同志看的有些不自在了,没办法只得深吸一口气。望向杜聿民,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学长,昆仑关这一战,我的想法是:你麾下的二百师、荣一师,再加上我的荣六师和一百师......这四个主力师,应当足以啃下昆仑关这块硬骨头了。”
他稍作停顿,又继续道:
“至于高峰隘方向,可以让我的135师主攻,苏祖鑫师长的136师再从旁策应,想来应该问题不大。至于指挥权的问题.......您是学长,自然由您主持全局,我从旁配合。具体怎么打,我们商量着办可好?”
他想了想,决定还是根据前世的历史。
“至于南宁方向的日军增援问题,咱们也不得不防。邱教官的新22师和黎行术师长的170师可以负责阻击任务,邱教官的装甲部队不适合仰拱山地,还是在平原地带更能发挥功效。另外........为保险起见,再从我第五军和新一军中抽调部分直属部队加强配合,在八塘到九塘区域再立一道防线。”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顾家生也不由得在心底叹了口气,他本不擅长这般迂回试探、步步为营的谈判方式(俗称弯弯绕)到底还是先一步把自己的内心想法亮出来了。
但他却并不担心杜聿民会推诿或退缩。眼下桂北行营兵力空虚,外援无望,若想稳住桂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