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步、炮、坦协同(一) (第3/3页)
充了战术细节。
“都听清楚了吗?”
杜聿民环视一众将领。
“听清楚了........势必拿下昆仑关 !”
指挥部内响起一片应答声。
命令既下,众将雷厉风行,纷纷离开指挥部,各自准备去了。
昆仑关前线,华夏炮兵集群的各处阵地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
在炮兵群指挥部。
电话铃声不绝于耳,前沿观察哨传回的数据被迅速汇总、计算,最后化作一道道指令,通过电话线精准送达散布在广阔区域内的各个炮兵阵地。
依据射程与各自目标任务,各炮兵阵地分工明确。
纵深,远程重炮阵地。
150毫米榴弹炮和加农炮庞大的身躯伫立在加固的掩体后。炮长开始挥舞信号旗。
“方向XXX,高低XXX!”
炮手们大多赤膊,他们喊着号子,合力摇动方向机和高低机,沉重的炮架发出“嘎吱嘎吱”的金属摩擦声,粗长的炮管开始缓缓抬起、转动。
巨大的炮口昂起,指向了远方的目标。
装填手撬开厚重的弹药箱,取出黄澄澄的巨型弹头和硕大的发射药包,小心翼翼送入炮膛,“哐当”一声,沉重的炮闩闭合,完成了所有的准备。
中间距离,野炮阵地。
相比起重炮,野炮阵地的调整更为迅速。炮手们动作麻利,口令声、复诵声此起彼伏。
“标尺XXX,一发装填!”
瞄准手趴在瞄准镜上,进行着最后的精细调整,确保弹无虚发。
最前沿,山炮阵地。
炮架牢牢构筑在预设发射点上。弹药手们将一箱箱炮弹打开,把炮弹整齐码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确保在急速射时供应不断。
炮手们已经全部屏息凝神,只待开炮的命令。
放眼整个炮兵集群,超过一百六十门火炮。无论口径大小,无论身处后方还是前沿,此刻都已依据统一的作战指令,完成了射击前的最终准备。
所有的炮口都沉默地指向日军阵地方向,森然列阵。
这极致的寂静,预示着雷霆万钧的怒吼即将撕裂天空。
昆仑关日军的噩梦,进入了最后的读秒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