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科举证道:从落第书生到人间至圣 > 第05章 县令的目的

第05章 县令的目的

    第05章 县令的目的 (第1/3页)

    半晌之后。

    楚云舟整了整洗得发白的青衫,将束发的方巾重新系紧,迈着沉稳的步子踏入县衙侧门。

    穿过两道回廊时,他刻意放慢脚步。

    “陈书吏安好。”

    他在户房门前站定,拱手时衣袖垂落的分寸恰到好处,既显恭敬又不失风骨,

    “学生为昨日判罚之事前来叨扰。”

    正在拨弄算珠的陈书吏手一抖,算盘珠子哗啦作响。

    他抬头时,脸上堆起的笑容像是糊了层浆糊:

    “哟,楚、楚秀才啊...”

    “昨日县尊判赵家赔银百两。”

    楚云舟声音不疾不徐,却字字清晰如珠落玉盘,

    “如今已过一夜,学生尚未见到分文。”

    陈书吏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账本边角,眼神飘向梁柱:

    “这个嘛...赵家产业众多,账房清点需要时日...”

    楚云舟忽然向前半步,惊得陈书吏后仰。

    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正好照在他从袖中抽出的《青州刑律》上。

    书页翻动时带起的微风里,隐约有墨香浮动。

    “学生读书时曾见律载...”

    他修长的手指点在泛黄纸页某处,指甲修剪得圆润干净,

    “凡官府判银,须当日交割。逾期者,日增一成。”

    算盘突然被碰倒,珠子噼里啪啦散了一地。

    陈书吏掏出手帕擦汗,绢帕上绣的貔貅都被浸得变了形:

    “楚秀才,这、这得县尊大人...”

    楚云舟指尖在《青州刑律》上轻轻一叩,一缕淡金色的文气悄然流转,顺着纸页渗入桌面。

    陈书吏突然觉得胸口发闷,仿佛有千斤巨石压在心头,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

    “陈书吏脸色不太好啊。”

    楚云舟语气温和,眼中却闪过一丝金芒,“可是这户房太过闷热?”

    书吏手中的绢帕“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他惊恐地发现,眼前这个素来温润如玉的秀才,此刻周身竟隐隐有金光浮动。

    可怕的是,那本摊开的《刑律》上的文字,在他的眼中似乎在扭曲蠕动,仿佛要跳出纸面!

    “楚、楚秀才稍候!”

    陈书吏猛地站起身,椅子“咣当”一声翻倒在地。

    他踉跄着后退两步,差点被自己的衣摆绊倒,

    “下官这就去请示县尊大人!这就去!”

    楚云舟微微一笑,文气稍稍收敛:“有劳了。”

    陈书吏如蒙大赦,转身时差点撞上门框。

    他跌跌撞撞冲出户房,连官帽歪了都顾不上扶正。

    穿过回廊时,他忍不住回头瞥了一眼。

    透过雕花窗棂,只见楚云舟正慢条斯理地整理衣袖。

    阳光透过窗纸洒在他身上,在地上投下一道修长的影子。

    那影子边缘,竟隐约有金色文字流转!

    “妖、妖...”

    陈书吏把到嘴边的字眼硬生生咽了回去,提着衣摆就往二堂狂奔。

    (二堂又称“退思堂”:这是县令日常处理政务的办公区)

    陈书吏跌跌撞撞地冲进后衙花厅时,县令郑大人正倚在紫檀木太师椅上,眯着眼睛品茶。

    两个俏丫鬟跪在一旁,一个捶腿,一个剥着水灵灵的荔枝。

    “大、大人!”

    陈书吏扑通一声跪在青石板上,官帽歪斜,汗珠顺着花白的鬓角往下淌。

    郑县令慢悠悠地啜了口茶,眼皮都没抬: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楚、楚云舟他...”

    陈书吏的喉结上下滚动,舌头像是打了结,“来讨赵家的罚、罚银...”

    “哦?”

    县令终于睁开眼,指尖在茶盖上轻轻摩挲,

    “那个穷酸秀才?”

    他嘴角浮起一丝玩味的笑,“倒是稀奇。”

    在郑县令印象里,读书人最是懦弱。

    往日那些秀才,见了官差腿都发软,哪敢来衙门讨债?

    这个楚云舟,倒是与众不同。

    “他、他会妖法!”

    陈书吏突然激动起来,手指神经质地揪着衣襟,“那本《刑律》上的字会动!还有金光!”

    “啪!”

    茶盏重重砸在案几上,溅出几滴琥珀色的茶汤。

    郑县令脸色一沉:

    “荒唐!青天白日说什么鬼话?定是你这老眼昏花!”

    陈书吏浑身一颤,却仍固执地比划着:

    “真的!下官亲眼看见,他手指一点,那些字就、就活过来了...”

    郑县令眯起眼睛。

    他忽然想起昨日公堂上,楚云舟那首化为金光的《正气歌》。

    当时只当是戏法,莫非...

    “去。”

    他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兴味,

    “告诉楚云舟,就说本官说的,让他亲自来见我。”

    陈书吏跌跌撞撞地跑回户房时,楚云舟正负手而立,望着窗外那株老梅出神。

    阳光透过窗户,形成斑驳的光块,在他清瘦的侧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楚、楚秀才!”

    陈书吏气喘吁吁地扶着门框,“县尊大人要见你!”

    楚云舟的手指在袖中微微一颤。

    这不对。

    按照他的推演,县令本该避而不见,任由赵家拖欠罚银。

    如此,他便可借机将《赵氏赖债录》广传坊间,彻底坐实赵家藐视王法的罪名。

    可现在...

    “有劳陈书吏带路。”

    他转身时已恢复平静,只是眸色更深了几分。

    穿过回廊时,楚云舟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梭着衣物。

    县令的反常举动,让他想到自己曾经从书中读过的一条:

    【官场异动,必有图谋】

    二堂的门槛比大堂低了三寸,这个细节突然跃入楚云舟眼中。

    他脚步微顿,想起《礼记》有云:“堂上接贤,阶下治民”。

    县令选在二堂见他,既非公事公办,亦非私下密谈,这个模糊地带的选择,本身就透着蹊跷。

    “学生楚云舟,拜见县尊大人。”

    他行礼时余光扫过厅内:

    县令案头摊开的不是公文,而是一本《淮南子》;

    角落香炉里烧的不是寻常檀香,而是带着淡淡腥气的龙涎;

    在文气的加持下,楚云舟的视力很好。

    他清晰看到,县令右手拇指上那枚翡翠扳指,竟隐隐泛着血丝般的纹路...

    “楚秀才不必多礼。”

    县令的声音带着刻意的温和,“听闻你对本官判决的罚银数额有异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