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洗白 (第2/3页)
赵家果然财大气粗,这“半数家产”竟足以抵得上青州三年的赋税!
可即便如此,他仍不甘心。
“赵明德修炼魔功,刺杀朝廷命官,此事非同小可。”
御史眯起眼,
“你赵家当真毫不知情?”
老祖抬起头,老泪纵横:
“大人明鉴!明德那孽障自幼乖张,老朽虽屡次管教,却终究......唉,是老朽无能啊!”
他哭得情真意切,仿佛真是一个痛失爱孙的可怜老人。
御史沉默良久,终于挥了挥手:
“罢了,此事暂且如此。但赵家需闭门思过,不得擅离青州,以待朝廷进一步查证!”
老祖连连叩首:
“老朽谨遵大人之命!”
他低垂的眼中,却闪过一丝讥讽。
朝廷?朝廷又能奈我何?
...
青州城的街头巷尾,这几日格外热闹。
“听说了吗?巡按御史昨夜亲自带人查抄了赵家的码头!”
茶摊上,几个脚夫凑在一起低声议论。
“可不是!我亲眼看见的!”一个挑担的货郎激动地比划着,
“那些官差连货仓的暗格都撬开了,一箱一箱地查!”
“赵家这次是真栽了......”布庄的掌柜摸着胡子感叹,
“连赵明德那样的狠角色都死了,看来朝廷是动真格的。”
虽然最终没能查出什么铁证,但百姓们亲眼目睹了黑甲骑兵闯进赵家大宅,
亲眼看着赵家子弟被一个个提审,亲眼见到巡按御史冷着脸在赵家账房里待了整整一夜......
这已经足够了。
城南的贫民窟里,曾被赵家逼得家破人亡的老人们聚在一起。
他们浑浊的眼中,第一次有了光亮。
“我那闺女......”
一个老妇人抹着眼泪,“要是能活到现在,该多好......”
“别急,”
旁边一个瘸腿老汉咬着旱烟,“御史大人不是还没走吗?我看这事没完!”
说什么,来什么!
这时,青州县衙的鸣冤鼓突然被撞响。
“咚。咚。咚。”
沉闷的鼓声回荡在街巷之间,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跪在衙门前,手中高举状纸,声嘶力竭地喊道:
“青天大老爷!小民要告赵家强占田地,逼死我儿啊!”
县衙内,正在整理文书的师爷笔尖一顿,抬头看向身旁的差役。
那人正是赵家安插在县衙的眼线。
差役眼中闪过一丝阴鸷,随即悄然退下,抄近路直奔赵府。
赵家老祖正在书房闭目养神,忽听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老祖!不好了!”
那差役扑跪在地,气喘吁吁,
“城南的李老汉去县衙告状了!说......说他儿子去年被咱们府上的管事活活打死!”
老祖猛地睁开眼,手中茶盏“啪”地捏得粉碎。
“好大的胆子!”
他声音阴沉得可怕,“一个贱民,也敢在这时候跳出来?”
差役额头抵地,不敢抬头:“不止他一个......听说还有几个被占了铺子的商贩,也准备联名上书......”
老祖缓缓站起身,窗外的阳光照在他半边脸上,另半边却陷在阴影中,显得格外阴暗恐怖。
赵家老祖深吸一口气,眼中的暴戾渐渐压下。
他缓缓坐回太师椅上,指节在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沉闷的声响。
“传我命令,”
他声音低沉却清晰,“凡这几日上告的百姓,一律以礼相待。”
差役猛地抬头,满脸难以置信:
“老祖,这......”
“给他们银子。”
老祖冷冷道,
“双倍赔偿田产铺面,死了人的给抚恤。告诉他们。”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只要肯撤诉,赵家既往不咎。若是不识抬举......”
后半句话他没说出口,但差役已经浑身一颤,连连叩首:“小的明白!这就去办!”
当夜,城南李老汉家门前来了个赵家管事,带着百两白银和一纸地契。
“听说了吗?赵家昨夜给李老汉送了整整一百两银子!”
天刚蒙蒙亮,卖早点的摊贩就迫不及待地跟路人分享这个惊人的消息。
“何止银子!”
旁边卖菜的妇人压低声音,“我侄女在赵家当丫鬟,听说还给了三亩上好的水田地契呢!”
茶楼里,几个闲汉围坐一桌,唾沫横飞地议论着:
“要我说,赵家这是心虚了!
不然凭他们往日的做派,早该把那老汉......”
说话的人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