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科举证道:从落第书生到人间至圣 > 第11章 祸水东引

第11章 祸水东引

    第11章 祸水东引 (第1/3页)

    “大人,赵家这几日四处撒银子,摆明了是做贼心虚!”

    年轻的副将忍不住低声道,“为何不直接拿人?证据已经足够多了!”

    御史站在县衙后堂的窗前,指尖轻轻摩挲着一份密报,嘴角挂着若有似无的笑意。

    窗外,夕阳将青州城的屋檐染成血色,映在他深邃的眸中。

    “证据?”

    御史淡淡道,“那些被收买的苦主,明日就会改口。那些送出去的银子,账面上都会变成善款。”

    副将眉头紧锁:

    “可难道就这样放过赵家?”

    御史转过身,目光落在案几上那盏青铜灯上。

    灯芯里燃烧的正是能显影密文的“留影砂”。

    “朝廷要的不是一时痛快,而是长治久安。”

    他轻声道,“赵家肯主动低头,赔偿百姓,总好过逼得他们狗急跳墙,在青州掀起动荡。”

    副将还想再说什么,御史却抬手止住了他。

    御史轻轻拂袖,指尖划过案几上摊开的青州舆图,在赵家、商帮、漕运等几处要地分别点了点。

    “为官之道,贵在权衡。”

    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仿佛在讲授一堂为官课业,

    “赵家虽恶,但青州盐铁漕运,三成靠他们调度。若此刻雷霆手段,必得他们鱼死网破,码头停工、盐价飞涨、流民四起。这责任,谁来担?”

    副将怔了怔,拳头微微攥紧:

    “可难道就任由他们......”

    “急什么。”

    御史轻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信上火漆印着皇家暗记,

    “你以为陛下派我来,只是为了查一个赵家?”

    他指尖一挑,信纸在灯焰上掠过,竟浮现出几行暗金色的字迹:

    “放长线,清漕帮,断盐铁,收归朝廷。”

    副将瞳孔一缩。

    “赵家不过是条看门狗。”

    御史将信纸焚尽,灰烬飘落在舆图的漕运线上,“真正要钓的,是他们背后那些。敢在朝廷命脉上吸血的蛀虫。”

    ...

    一天后,县衙贴出告示,朱红大印盖在黄纸之上:

    “经查,赵明德勾结魔教一事,系其个人所为,与赵家无涉。赵家管教不严,罚银五万两,以儆效尤。”

    消息一出,青州城哗然。

    赵府上下,原本紧绷的气氛骤然松弛。

    仆役们悄悄松了口气,管事们重新挺直了腰板,就连门房的老头都敢在当值时偷偷抿一口小酒了。

    “我就说嘛!”

    赵家三房的少爷摇着折扇,得意扬扬地对身旁的美婢道,

    “老祖宗什么风浪没见过?这点小事,还不是轻轻松松就摆平了?”

    婢女低头奉茶,没敢提醒他。

    昨日,这位少爷还吓得连夜收拾细软要逃往江南。

    然而,赵家老祖却并未放松警惕。

    他独自坐在祠堂内,望着祖宗牌位前新换的长明灯,眉头紧锁。

    灯油里掺了“静心砂”,能照见常人看不见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