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谁会同意损己利人的事? (第2/3页)
年纪小,翻山越岭的没有大人跟着挺危险的……而且走路费力气,食物消耗大,每天来回,孩子们还不懂得学习的意义,可能就会放弃坚持了……”
“小学没上,初中高中更少!”
这里的教育普及难以推进,更应该建造小学,打破这种现状。
齐跃进抿着唇看着教局提供的地图,点了几个地方,“明天我们去这些地方转悠下,看看能不能建学校。”
市教局也派人过来协助,那同志看了眼,蹙眉说道:“齐同志,那些地方地势高且平坦,也是一些企业的驻扎地,旁边的居民大都是职工和家属。根本不可能腾出空地,给我们修建小学的。”
他没说的是,这些地方甚至比东乡小学还远,而且一些企业里内设了小学。
郭老倒是沉吟下,看了齐跃进一眼,顿时明白了他的所想,点点头:“先看过再说吧。”
次日,他们挨个去了这些地方,进行实地考察。
能够建厂盖房的地方,自然是各方面都符合开办学校的,只是这里土地全被规划出去了,确实没有空地供他们筹建希望小学。
齐跃进跟郭老拿着地图商讨了会儿,一行人去了其中一个地方,那是个电缆厂的家属院!
在十一二年前,听从组织的动员有三百多名电线厂职工携家带口,从福市迁到了南平,自个儿扩建老厂区,盖了不少的“打垒房”。
他们这群人去而复返,厂负责接待的程主任笑着又迎上来。
齐跃进给他递了烟,揽着他的肩膀去了旁边交谈,“程主任,我瞧着你们的家属院还有不少‘打垒房’啊?”
程主任接过烟点燃后抽了口,笑道:
“这不是我们生产任务繁重,厂区需要扩建。再加上员工多,盖过两次家属楼,可还是有不少员工分不到房子。
我们准备等完成这两年的任务后,再盖一批……”
南市虽然比较偏远,背山临河,但是这边的工业还不少,在福省排得上名号的!
尤其是组织加强“三线”建设,沿海企业内迁,各行各业的生产任务不轻,人们在生活条件上的需求往后靠。
齐跃进轻笑着说:“叔,您知道我们是哪里来的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