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7章 :那就让他们,纳个投名状吧

第7章 :那就让他们,纳个投名状吧

    第7章 :那就让他们,纳个投名状吧 (第1/3页)

    奏疏,如雪片。

    甚至可以说是比雪片更沉重,更密集。

    它们堆积在文华殿的御案一角,形成了一座小小的山。

    每一本奏疏里,都充满了道义的激情和文字的刀剑,字字句句,都指向同一个人——魏忠贤。

    东林党的先生们,终于从最初的震惊与观望中回过神来。

    他们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接受,新君非但没有清算这位国之巨蠹,反而似乎…将其引为臂助!

    这在他们看来,是颠倒黑白,是与非不分,是对圣贤教诲最彻底的背叛!

    于是,弹劾的奏章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密度,涌入了紫禁城。

    朱由检没有看。

    一本都没有看。

    他只是每日清晨,让内侍将新送来的奏疏,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那座“山”上。

    他喜欢看那座山一天比一天高,这让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正站在整个文官集团的对立面。

    这种感觉并不坏。

    他知道这些饱读诗书的君子们,此刻正在朝堂上,在各自的府邸里慷慨陈词痛心疾首。

    他们觉得自己掌握着天理,掌握着道义。

    他们认为,皇帝就应该顺应“天下士人之心”,将魏忠贤这等奸佞,明正典刑,以谢天下!

    多么天真,又多么……可笑!

    他们不懂,又或许,装作不懂...当一艘船即将沉没时,最需要的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船长,而是一个能堵住所有漏洞..哪怕手段再肮脏的修理工!

    魏忠贤,就是他朱由检找到的第一个修理工。

    而现在,他需要为自己这位“船长”,找到最可靠的护卫。

    朱由检将目光从那座奏疏山上移开,投向了殿外。

    阳光穿过窗棂,在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光影里,尘埃在无声地飞舞。

    这座皇宫,就像这光影中的尘埃,看似平静,实则每一粒,都可能来自一个朱由检不知道的角落,带着不为人知的目的!

    周全的上任,遇到了阻力。

    一种无声柔软..却又无处不在的阻力。

    他被封为“御前带刀都指挥”,正三品的显赫高位,足以让京中九成的武官眼红。

    但当他手持圣旨,意图整合宫中禁卫时,却发现自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锦衣卫的同僚,对他阳奉阴违,口称“周大人”眼中却满是讥讽和疏离。

    原先负责宫禁的勇卫营将官,对他视而不见一切照旧,仿佛他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摆设。

    甚至连内宫的太监,在给他传递消息时,都会“不经意”地慢上半个时辰。

    他们都在等。

    等这位没有根基一步登天的幸运儿,从高处摔下来。

    他们不相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试百户,能坐稳这个位置。

    周全感受到了这一切。

    他那张常年没有表情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但他的内心却如明镜一般。

    他没有去向皇帝哭诉,也没有滥用权力去惩罚那些给他使绊子的人。

    他只是在做一件事。

    观察。

    他像一头潜伏在暗处的孤狼,用他那双沉静的眼睛,观察着宫中每一个卫所的换防时间,每一个军官的脾气秉性,每一个士兵的眼神。

    三天后,他带着一份名单,再次秘密觐见了朱由检。

    “陛下,臣已查明,乾清宫周边,有十二名侍卫,八名太监,其家眷与外臣过从甚密,行迹可疑。这是第一批。”

    周全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

    朱由检正在用一柄小小的银刀,修剪着一盆君子兰的枯叶。

    他没有问周全是怎么查出来的,甚至头也不抬地问道:“你准备怎么处理?”

    “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