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温体仁:我真特么的笑了.... (第1/3页)
.
山东,曲阜。
孔府书房内烛火通明。
孔胤植死了。
以大明最酷烈之刑,凌迟处死。
孔氏一族七十余名首恶,亦尽数伏诛,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一场惊天动地的杀戮已然落幕。
但朱由检深知,刑戮有形,而安天下在人心。
孔家伏诛不过是斩断盘根之枝干,而要涤荡浸淫士林数百年之流毒,抹去其在天下读书人心中近乎神圣之烙印,其难,百倍于杀人。
他缓缓踱步至窗前,望着远处夜幕下孔庙那巍峨的轮廓。
他亲手将其从孔家的私产中剥离,收归朝廷,并宣告了“大祭官”制度的诞生。他用一个触手可及的荣耀,成功分化了天下士人,将绝大多数寒门子弟拉到了自己的战车上。
可这还不够。
人心是善忘的,亦是善于美化和同情的。
今日的血腥或许十年二十年后,便会在某些“春秋笔法”的修饰下,变成一曲“暴君屠戮圣裔”的悲歌。
孔胤植的罪恶会被遗忘,而他朱由检的残暴却会被放大,成为后世士人攻讦皇权的绝佳借口。
朱由检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不仅要做这历史的缔造者,更要做这历史唯一的,最终的解释者!
而这大明,乃至华夏,需要的不是一时的畏惧,而是一世的记忆,是千年的烙印!
他要发动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一场不流血,却远比流血更残酷的战争!
战场,在人心里;兵器,是笔墨;而粮草,则是孔家那罄竹难书的罪恶。
朱由检的眼神再次变得锐利如刀。
“来人!传温体仁和田尔耕。”
片刻之后,两道身影步入书房,躬身行礼。
朱由检的目光从窗外那片夜色上收回,缓缓落在二人身上。
他言简意赅地开场,“朕把孔胤植凌迟,把孔家首恶七十余口尽数正法,这只是砍掉了痈疽的烂肉。但毒素还留在血脉里,记忆还留在人心里。”
皇帝沉声继续说道:“朕要的,不是一场简单的刑案审判,也不是几篇昭告天下的诏书。朕要这场审判连同孔家的一切,成为未来一百年、两百年、乃至千百年后,我大明所有读书人,所有百姓心中的一个永不磨灭的烙印!”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烛火似乎都随之跳动了一下。
“朕要天下人从今往后,无论是三岁的孩童还是八十的老翁,一提到‘衍圣公’,一提到‘曲阜孔府’,他们脑海中浮现的绝不能是什么‘万世师表’,绝不能是什么‘道德楷模’!而是鲜血!是眼泪!是数不尽的冤魂和无尽的罪恶!是朕,用三百六十刀,一刀一刀,刻在孔胤植身上的那两个字——国贼!”
“国贼!”
这两个字如同两柄重锤狠狠砸在温体仁的心上。
他心中一凛,头垂得更低。
温体仁早已洞悉天子胸中的丘壑,已远非惩戒一个家族的血肉之躯所能丈量。他要做的,是将孔府这个屹立千年的神牌彻底打碎,并将评断这段历史,书写其功过的青史之笔,永世攥于自己掌中!
皇帝要亲手为“孔府”这两个字,换上一个由黑暗丑陋与罪恶铸成的新魂!
“温体仁。”
“臣在。”温体仁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朕的诏书,以及之前《大明日报》的几篇文章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朕要你立刻启动三路并进的攻势,此为‘舆论之柱’,朕要用它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