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228章:他们毁了朕当仁君的机会

第228章:他们毁了朕当仁君的机会

    第228章:他们毁了朕当仁君的机会 (第1/3页)

    书房之内,落针可闻。

    秦良玉彻底被镇住了。

    她站在那里,如同一尊被风霜侵蚀的石雕,唯有那双鹰隼般的眸子里,闪烁着惊涛骇浪。

    小冰河?泰西诸国?天下大势?

    这些词汇,每一个都像是从另一个世界传来,陌生、荒诞,却又带着宏大到令人窒息的重量。

    若这番话出自任何一个文臣、一个监军,乃至一位亲王之口,她秦良玉恐怕早已勃然大怒,将其斥为妖言惑众,甚至会亲手将这胡言乱语之辈拿下,乱棍一番!

    在她看来,大明的敌人就是建奴、就是流寇、就是那些不肯纳税的士绅贪官,何曾听过什么闻所未闻的“泰西”?

    更遑论与那虚无缥缈的“天时”为敌!

    偏偏,说这番话的是当今天子,是这位一手将行将就木的大明从深渊边缘拉回来的铁血帝王!

    秦良玉艰难地吞咽了一下,喉咙干涩无比。

    她戎马一生,从未有过像此刻这般的不确定与惶恐。

    她小心翼翼地,用近乎试探的语气躬身问道:“陛下…您方才所言…这一切,都是真的么?”

    朱由检似乎早就料到她会有此一问,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平静地反问道:“老将军,你觉得陕西大旱如何?”

    秦良玉神色一凛,沉声道:“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不错。”朱由检的目光变得愈发深邃,“可陕西的大旱,并非从去年才开始。再往前一年,天启七年,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北方四省便是遍地大旱!朝廷数次下令赈灾,皆是杯水车薪。”

    他顿了顿,继续引导着秦良玉的记忆:“再往前数,天启四年至五年,山东与河南大水,冲毁的田地以百万亩计。天启元年,川中大水,想必老将军镇守四川,对此事应有印象。”

    秦良玉的心猛地一沉,沉声道:“确有此事!彼时蜀中水患滔天,臣曾为此上过救灾的折子。”

    朱由检继续道:“朕还可以再往前数,万历四十三年至四十五年,连续三年,我大明南北处处大水。万历末年,浙江、福建沿海,皆有罕见之霜冻……老将军,从万历末年到如今,这二十余年间,你难道不觉得奇怪么?为何我大明的灾异,会如此频繁,如此酷烈,遍及南北,无处可逃?”

    他一句句地问,一件件地数,那些分散在时间与空间里的天灾,被皇帝用一根无形的线串联了起来,最终织成了一张指向所谓的‘小冰河’。

    秦良玉顺着他的话语,将记忆中那些零散的灾情报告、邸报消息一一对应,背心处竟不自觉地冒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是啊,为什么?

    以前只当是偶发天灾,是地方官员懈怠,如今被陛下一语道破,串联起来看,这根本不是什么偶然,而是持续的、席卷整个天下的……趋势!

    朱由检看着她变幻的脸色,声音低沉而有力:

    “这,便是朕所说的小冰河!天时变得酷烈,土地产出下降,饥民便会越来越多。流寇,便是这么来的!

    朝廷税赋收不上,国库空虚,军饷便发不出。边军哗变,便是这么来的!

    这一切的根源,不在人心,而在天时!朕若不趁着眼下尚有余力,用最酷烈的手段从那些肥得流油的士绅藩王身上剜肉补疮,等到天下处处烽火,饥民亿万之时,大明……就真的要亡国了!”

    这番话如醍醐灌顶,让秦良玉瞬间通透了皇帝这一年多来所有看似疯狂举动的深层逻辑!

    她猛然惊觉,若是没有陛下这番操作,大明恐怕是真的撑不了几年了!

    不等她从这层震撼中回过神来,朱由检又将话题引向了另一个让她感到陌生而恐惧的方向。

    “至于海外诸国,老将军,你以为朕是危言耸听么?”他指了指墙角一尊作为装饰的红夷大炮模型,“此物从何而来?”

    “……佛郎机之国。”秦良玉答道。

    “然也。”朱由检冷笑一声,

    “一群万里之外的蛮夷,其火炮之利,竟已远胜我大明工部所造。这难道还不足以令人警醒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