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241章 :眼前的这位皇帝,不开玩笑

第241章 :眼前的这位皇帝,不开玩笑

    第241章 :眼前的这位皇帝,不开玩笑 (第1/3页)

    当郑芝龙的座船缓缓驶入宁波港时,这位在东亚乃至东南亚海域都足以令无数人闻风丧胆的海上霸主,心中却并不平静。

    港口早已戒严,码头上矗立的并非寻常水师,而是盔明甲亮杀气腾腾的京营锐卒。

    更远处,隐约可见锦衣卫缇骑的身影如鬼魅般散布在各个要道。

    整个宁波港仿佛被一张无形而又坚韧的大网笼罩,水泄不通,连一只海鸟飞过,似乎都要被那森然的目光审视三遍。

    郑芝龙深吸了一口带着咸腥味的海风,强自压下心中的悸动,想起了之前皇帝的诏书。

    诏书的内容简单而又震撼——擢市舶总司提督郑芝龙为户部左侍郎,加总兵衔,命其为首任海关署提督,专管海上一切事宜!

    户部左侍郎,从三品,已是朝廷重臣!

    加总兵衔,意味着他正式从一个亦商亦盗,被朝廷招安的地方实力派,转变为手握兵权的大明将领。

    而最关键的,是“海关署提督,专管海上一切事宜”这一行字,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压得郑芝龙有些喘不过气来。

    它意味着大明从辽东到交趾的漫长海岸线,所有港口、所有航路、所有贸易,名义上都将置于他的管辖之下。

    这是前所未有的权力,一种连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时都未曾拥有的,真正意义上的海洋霸权!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郑芝龙比任何人都热爱它。

    但当这份权力如同泰山压顶般砸下来时,他感到的却不是狂喜,而是发自灵魂深处的战栗与惶恐。

    他太清楚这份权力背后所代表的重量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招抚与利用,而是将整个大明的海疆未来,都捆绑在了他郑芝龙的身上。他更清楚,能给予他这一切的那位年轻帝王,也拥有在瞬息之间将这一切连同他的身家性命一同收回的能力。

    所以,他此行,如履薄冰。

    在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冷漠如冰的目光引领下,郑芝龙走进了设于港口的一处临时行辕。

    行辕之内,布置简单,却自有一股肃杀威严之气。

    御座之上,大明皇帝朱由检一身玄色常服,目光平静地看着他。旁边侍立着户部尚书毕自严、东厂提督周全,甚至还有那位威名赫赫的女将军,白杆兵的统帅秦良玉。

    每一个,都是跺一跺脚便能让大明震动的人物。

    郑芝龙不敢有丝毫怠慢,褪去所有海上枭雄的桀骜,恭恭敬敬地匍匐在地,行叩拜大礼。

    “臣郑芝龙,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朱由检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谢陛下。”郑芝龙站起身,却依旧躬着身子。

    “朕的任命,你可收到了?”朱由检开门见山。

    郑芝龙心中一紧,立刻再次跪倒在地,语气诚惶诚恐:

    “陛下!此恩此赏,石破天惊,臣……臣惶恐!臣德薄能鲜,不过一海上粗人,蒙陛下不弃,许以市舶总司之位,已是天恩浩荡。

    如今,户部侍郎之职,海关提督之任,皆国之重器,非栋梁之才不能胜任。臣……臣万万不敢受!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另择贤能!”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将一个忠心耿耿却又自认能力不足的臣子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他必须让皇帝明白,他郑芝龙是有自知之明,是懂得分寸的。

    毕自严在一旁捻着胡须,面无表情,心中却暗自点头,这郑芝龙能纵横海上多年,果然不是寻常人物,懂得进退。

    然而,朱由检却像是完全没有听到他的请辞一般,只是淡淡地扫了他一眼。

    “郑芝龙,朕问你,这大明朝堂内外,有一个算一个,若论对大海的了解,谁能与你相比?”

    郑芝龙一愣,这个问题他无法回答。

    谦虚?那是欺君。承认?那是狂傲。

    见他迟疑,朱由检的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怎么?不敢说?还是你觉得,毕爱卿比你懂算账,更比你懂航海?又或者,田爱卿的绣春刀能比你的船队在大海上走得更远?”

    田尔耕和毕自严闻言,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老僧入定。

    郑芝龙额头上瞬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君前弄巧,无异于自寻死路。

    他猛地一咬牙,沉声道:“回陛下!若论海上之事,普天之下,臣不敢言第一,但……亦无人敢在臣面前称第一!”

    这句话,才是真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