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章 胡扯 (第2/3页)
换老化的轴承。他的动作不快,但每一下都精准得可怕,仿佛他闭着眼睛都知道每一个螺丝的位置。
“主轴箱的间隙不对。”杜宇泽忽然开口。
“废话,我不知道?”李国栋正在调整刀架,头也不回地吼道,“磨损了快二十年,能对才怪了!”
“可以用交叉垫补法。”杜宇泽说,“在三号和七号轴承座下面,分别加一个零点零二和零点零五毫米的铜垫,可以补偿大部分的磨损。”
李国栋的动作停住了。他转过身,狐疑地看着杜宇泽:“你从哪儿听来的野路子?”
“试试就知道了。”
李国栋盯着他看了足足半分钟,最终还是从工具箱里翻出铜皮和千分尺,一脸不情愿地开始制作垫片。
半小时后,当主轴箱被重新装好,用百分表一测,指针的摆动范围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庞清泉发出一声小小的惊呼。
李国栋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半天憋出来一句:“瞎猫碰上死耗子。”
但他没再阻止杜宇泽提出各种“古怪”的建议。
机器的修复进度快得惊人。两天后,这台老掉牙的C620发出了平稳而有力的轰鸣,像一头沉睡了几十年的老牛,被重新唤醒。
加工正式开始。
杜宇泽负责最核心的叶片曲面计算和进刀控制,李国栋则凭借他那双神乎其技的手,进行最后的手工精修和抛光。
车间里,只有机床的切削声和两人偶尔的交流。
“进刀慢一点,千分之五。”
“角度再偏半度。”
“好了,停。”
庞清泉在旁边看着,只觉得眼花缭乱。那块粗糙的金属板,在飞溅的切削液和金属屑中,一点点显露出它复杂的轮廓。那是一种充满力量感和工业美感的造型,每一个曲面都蕴含着精密的计算。
又过了一天一夜,最后一片叶片被加工完成。
当十二片大小、形状、重量完全一致的叶片整齐地摆放在工作台上时,连一向刻薄的李国栋,脸上都露出了罕见的满意。
“漂亮。”他只说了两个字。
庞清泉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师傅,我们成功了!”
“还早。”李国栋的表情重新严肃起来,“最难的一关还没过。”
他指向角落里的焊接台。
“这玩意儿,得焊到轮盘上去。钛合金的焊接,温度、速度、气体保护,差一点都不行。”
他戴上厚重的焊接面罩,拿起焊枪,示意杜宇泽和庞清泉退后。
“看好了。”
他熟练地启动了氩弧焊机,幽蓝色的电弧在焊枪尖端跳跃。他小心翼翼地将电弧对准叶片和轮盘的接缝处。
“噗!噗嗤!”
电弧极不稳定,焊点处立刻出现了灰黑色的氧化层,金属甚至有轻微的变形。
李国栋立刻停手,掀开面罩。
他的脸色很难看。
“不行。”他摇摇头,“这破机器的电流太不稳了,气体纯度也不够。这么焊上去,还没等转起来就得断!”
他又试了一次,调整了电流和送气速度。
结果更糟,高温甚至让薄薄的叶片边缘出现了烧穿的迹象。
“哐当!”
李国栋一把将焊枪摔在地上,整个人暴怒起来。
“搞不了!我早就说了搞不了!”他指着那些精美的叶片,胸口剧烈地起伏,“材料是好材料,零件也做得没问题!可临门一脚,工具跟不上,有什么用!这就是一堆废铁!一堆漂亮的废铁!”
他的骄傲和专业,在这一刻被简陋的设备击得粉碎。
车间里的气氛降到冰点。庞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