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5章 批准 (第2/3页)
“好。”张厂长只说了一个字。
飞机在爬升。三千米,五千米,八千米。
“高度一万,进入平飞。”王振报告,“请求进行机动测试。”
“批准。”
杜宇泽的心提了起来。真正的数据盛宴,现在才开始。
“开始进行小半径旋转。”
屏幕上,JY1的飞行轨迹划出一道完美的圆弧。代表机体过载的数字从“1”跳到了“3”,然后是“4”。
“发动机进气压力平稳,涡轮温度小幅波动,在安全范围内。”杜宇泽紧盯着自己的屏幕。
“继续加大过载。”杜宇泽对着麦克风说。
“收到。”
过载数字跳到了“5”。
“机翼结构强度反馈正常!”
“液压系统正常!”
“飞控响应灵敏,没有延迟。”王振的声音里第一次带上了一丝兴奋,“它就像……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比歼6灵活太多了!”
张厂长紧绷的身体略微放松了一些。他看向房间另一侧,一个戴着深度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人面前。那是雷达系统负责人,沈青云。
“沈工,你的‘眼睛’呢?睁开了没有?”
沈青云没有立刻回答。他的屏幕上一片雪花,只有几条扫描线在固执地来回扫动。
“别急。”沈青云扶了扶眼镜,“交错PRF体制需要一个计算周期来过滤地面杂波。它在重新构建这个空域的电磁图像。”
“我不要听理论。”张厂长打断他,“我就问你,能不能看到我们安排好的那架歼6?”
“理论上,它现在就在JY1前方八十公里处,应该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有效探测距离。”沈青云说。
高主任从阴影里走了出来,站到沈青云身后。“如果连我们自己安排的‘陪练’都看不到,那‘秃鹫’的飞机靠得再近,我们也只是个瞎子。”
沈青云的额头渗出了汗。他敲击了几下键盘,屏幕上的雪花闪烁得更快了。
“切换脉冲模式,加大发射功率。”他命令道。
“功率已是最大。”助手回答。
控制室里的空气再次凝固。杜宇泽甚至暂时忽略了自己屏幕上的发动机数据,看向沈青云那边。他设计的陷阱,需要一双锐利的眼睛。如果这双眼睛看不见,那所有的牺牲都将毫无意义。
“有了!”沈青云忽然叫了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