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2章 反问 (第1/3页)
三天后,数据分析中心的另一间实验室里,空气凝固得像铅块。
这里是飞控系统仿真验证室。墙壁上挂着歼击机的三视图,机柜里闪烁的指示灯是这个房间唯一的光源。巨大的环形幕布上,一架战斗机的三维模型正以肉眼可见的幅度剧烈抖动,姿态仪的指针疯狂跳动,像个失控的钟摆。
“不行,还是不行。”飞控组的组长,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我们都叫他老李。他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指着瀑布般刷新的数据流,“指令不连续。飞控计算机收到的雷达目标矢量,每隔几十毫秒就会出现一次无法解析的跳变。”
沈青云站在他身后,脸色铁青。他的团队成员围在另一台控制台前,反复核对雷达原始数据,每个人都紧锁眉头。
“我们的数据没有问题。”沈青云的声音很硬,“从雷达处理器输出到总线接口,每一帧都是完整的,校验码全部通过。”
“可到了我这里,它就是一匹脱缰的野马。”老李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我的飞控系统,在这套平台上稳定运行了七年,处理过上万小时的模拟信号,从没出过这种事。问题不在我。”
“那你的意思是我的问题?”沈青云的火气上来了,“数据传输总线的带宽和协议,你确定能兼容我们雷达这么大的数据吞吐量吗?是不是你的接收协议栈有漏洞,在高频刷新下丢包了?”
“年轻人,我写飞控代码的时候,你还在上大学。”老李转过身,不再看屏幕,而是直视着沈青云,“这是底层指令冲突,不是网络延迟。你的‘肉’太新了,我的‘锅’炖不了。”
争吵戛然而止。
杜宇泽一直没有说话,他只是站在房间的角落,像个旁观者,看着屏幕上失控的战机模型。直到此刻,他才缓缓走了过来。
“老李,把飞控计算机的实时电压波形调出来。”杜宇泽说。
老李愣了一下,但还是在键盘上敲击起来。很快,屏幕一角切分出一个新的窗口,几条绿色的波形线在平稳地起伏。
“现在,”杜宇泽转向沈青云,“启动雷达,满功率。”
沈青云没有动,他还在为刚才的争执而耿耿于怀。“杜总师,我认为问题在于……”
“执行命令。”杜宇泽打断了他。
沈青云的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对自己的组员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